媽祖信仰
三月痟媽祖
媽祖信仰是海洋文化的表徵,台灣的媽祖崇拜源自先民「唐山過台灣」的歷史背景,由於渡海過程充滿危機,海神媽祖就成為移民渡海的心靈依靠;來台之後媽祖不僅是航海的守護神,在拓墾初期因族群械鬥、天災頻仍、瘟疫流傳、動亂不斷,媽祖也成為庇佑黎民、救災救難、除瘟治病、平亂助戰、保護鄉里的全能之神,而媽祖的造型也由未婚少女,轉化為中年福態的婦女形象。至今媽祖已成為台灣的「母親之神」,而信徒不以官方的封號尊稱「天后」,而是暱稱媽祖婆、婆仔、聖母,將人神關係內化為倫理親屬關係,媽祖儼然是台灣人共同的母親。
台灣俗諺:「三月痟媽祖」,每年農曆三月媽祖誕辰之前,各地均舉行各種慶典活動,全台都陷入媽祖狂熱,其中北港朝天宮迎媽祖、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白沙屯媽祖進香,已被文建會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文化資產」。台灣的媽祖慶典依活動性質,可分為遶境、進香、刈火、過爐等型態。所謂遶境指神明巡視轄區,是神明年度例行性的巡察活動,媽祖遶境規模最盛大的是每年三月十九、廿兩天北港朝天宮的「北港迓媽祖」。
北港媽祖遶境活動保存多項在地的遊藝、音樂、宗教陣頭,許多藝陣創團都已超過百年歷史,其中北港的「藝閣」更具特色。藝閣原稱「詩意閣」,是根據一首詩的意境作裝置藝術,後來則以歷史故事、神話小說為主題,藝閣原本流傳於台灣各地,而北港的藝閣不僅造型華麗手工精緻,且至今仍以真人扮演,由孩童坐在藝閣上沿途拋灑糖果,家長則必須分擔藝閣製作費用。
北港媽祖遶境的另一特色是「炸轎」,每當神轎經過沿途民眾便以大量鞭炮迎接,為迅速點燃炮竹,就將犁頭放置在火爐上燒紅,點炮時只要將炮竹引線擦過犁頭同時拋出就可點燃謂之「犁炮」。此外當神轎通過時民眾會將大量鞭炮堆積在轎底引燃稱為「吃炮」,其中又以「虎爺吃炮」最壯烈,因民眾相信會「愈炸愈旺」,因此就以堆積如山的鞭炮迎接虎爺,希望祈求財運大發,炸虎爺轎也是北港媽遶境最具震撼效果的民俗。
「進香」是指神明前往外地拜會友廟的宗教活動,是神與神、信徒與信徒之間的聯誼活動,媽祖進香則以大甲媽祖前往新港奉天宮進香規模最盛大。大甲媽祖進香全程九天八夜路程三百多公里,跨越四個縣市廿餘鄉鎮,且以徒步方式進香,每年參與進香、接香、倰轎腳、祝壽等相關儀式的信徒,動輒數十萬人,是近年台灣最具指標性的進香活動。大甲媽祖進香所經之處,沿途民眾都會準備各式餐飲、點心,提供香客飲食、休息、沐浴,展現人性善良、互信的一面。而進香過程所使用的各種文物,也都成為神聖的象徵,因此沿途民眾都會參與倰轎腳、求敬茶、搶壓轎金、索取紅絲線、觸摸文昌筆、與三太子交換奶嘴,只要與媽祖進香相關物品都被賦予神聖性。
而割火(刈火)是指分靈或地方的神明,前往祖廟或權威的廟宇舀取香灰,帶回廟中倒入香爐合火,代表香火、靈氣的傳遞與複製,例如白沙屯媽祖前往北港朝天宮「進火」,即屬刈火儀式。
白沙屯媽祖進香是全台路程最遙遠的徒步進香活動,從苗栗通霄徒步到雲林北港,全程近四百公里,且無規劃路線,一路由媽祖神轎以「踩轎」方式,決定行走路線及停駕、駐駕地點,因此進香路線、停留地點每年不同,有時還會行走快速道路、田埂小徑,2001年還曾帶引信徒涉水渡過濁水溪,進香過程充滿神秘、玄奇。
抵達北港朝天宮後香丁腳(進香客)先拜天公,並於午夜子時進行進火(割火、刈火)儀式,在朝天宮「萬年香火爐」中焚燒金紙、疏文,並舀取爐內香火,放入火缸裝進香擔,帶回白沙屯拱天宮,待回駕安座後第十二天再「開爐合火」,進香活動方告完成。
除了建廟奉祀的媽祖之外,台灣民間也有許多媽祖沒有固定廟宇,而以神明會組織或由不同村庄、爐主輪流供奉,例如:台中新社「九庄媽」,原是由新社九個村庄輪流奉祀,每年正月初四更換住處。雲林地區的「六房媽」,原是大陸來台的林姓六兄弟供奉,現則分為五股(五鄉鎮)三十六庄信徒,輪流供奉。此類沒有固定廟宇的媽祖,通常是每年以擲筊方式,決定來年的「爐主」,將媽祖神像從舊爐主迎請到新爐主住處的行為稱為「過爐」,為表慎重通常新爐主會以盛大陣容迎接媽祖前來駐駕,而其它各庄、廟宇也會以陣頭參與遊行。
台灣的媽祖信仰在台灣獨特的自然、人文背景中,發展出豐富多元的宗教文化,在每年三月媽祖聖誕之前,信徒透過遶境、進香、刈火、過爐等宗教儀式,為媽祖婆祝壽,民眾也藉各種宗教儀式,考驗毅力、祈求庇佑,達到撫慰心靈、凝聚族群的意義,而媽祖就像台灣人共同的母親般,聆聽信徒的傾訴,撫慰百姓心靈的焦慮與不安。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