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民俗教育的本土化
                台灣是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最初是南島語族的原住民,台灣舊地名幾乎都是從平埔族部落名稱轉譯而來。至今民間訂婚十二禮中有檳榔,拜地基主都與原住民有關;而所謂「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現在台灣人大多數混有平埔族的血統。其次在荷西時期又引進許多外來物品,例如:紅毛土、蕃薯、蕃麥(玉米)、番仔火(火柴)、荷蘭豆等物種。而台灣移民大多來自福建漳泉與廣東客家地區,因此許多民俗是源自閩粵原鄉,包含民間信仰、歲時節慶、生命禮俗,大多源自中國的原鄉。1949年之後來自中國各省的軍人、公務員又將其故鄉文化帶進台灣,中國各地文化也成為台灣文化的成員之一。而台灣曾經受日本統治五十年,因此也保留許多日式飲食、習慣,在台語中也有許多日語單字。
                隨著國際化的趨勢,台灣文化與世界接軌,歐美文化傳入台灣,台灣也跟隨外國人過聖誕節、跨年晚會,並且吃牛排、喝可樂、聽熱門音樂。一九八零年代後隨著外籍配偶、移工、外傭的引進,現在在台灣可以方便吃到越南小吃、泰國菜或中東的沙威瑪。海島國家的特性,使台灣融合世界文化的精華,但在國際化的過程中,我們卻失去自己原有的傳統文化,許多傳統民俗都在急遽消失中。
                長期以來台灣的教育體制偏重西化、中國化,使台灣原有多元文化的特色隱而不見,過度強調中國文化、西式教育的結果,造成人民對自身傳統的鄙視。禁母語政策使族群文化消逝,中國化教育使年輕一代不知道在地本土文化的傳統,西式教育讓台灣傳統的藝術瀕臨滅絕,也改變自己原有的價值觀。
                台灣是世界地球村的一份子,我們當然不能閉門鎖國與世隔絕,但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台灣必須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傳承固有的族群文化,否則台北與紐約、東京就沒有差異。台灣的風景或許不如地中海、北海道,但只有台灣有媽祖遶境進香、王船祭典和原住民祭典;台灣的古蹟不如希臘、中國歷史悠久,但只有台灣有宋江陣、八家將和原住民歌舞,在保存在地化的前提下,台灣才有國際化的條件。一旦失去自己的傳統特色,就只能全盤複製外國文化,我們將成為沒有根的族群,台灣也會淪為外國的文化殖民地。
                台灣國民教育最大的危機在於台灣人不認識自己所成長的土地,台灣的學生知道長江黃河、喜馬拉雅山、東北三寶,卻不熟悉玉山、濁水溪和台灣歷史文化;在台灣的歷史課本中,只有黃帝、漢武帝、蔣介石,卻沒有賴和、蔣渭水、八田與一;只有中華民族、日耳曼民族卻沒有凱達格蘭族、西拉雅族;音樂課沒有教南北管、客家八音、原住民歌舞;很少老師會帶領學生參與當地的廟會、民俗活動,或去參觀台灣傳統陣頭、歌仔戲、布袋戲等表演藝術,存在我們生活當中的民俗、藝術一概不知,且視為落伍不入流。與人民愈親近的文化我們愈感到陌生。
                當阿美族人穿上阿美族服飾、參與豐年祭,圍著圓圈跳舞的時候,代表他們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實踐,當客家人說客家話、參加義民祭的時刻,他才繼承客家文化,當我們在冬至吃湯圓、春節圍爐、拜地基主、婚宴由母舅坐大位的那一刻,我們也正在保存台灣文化。
                民俗教育的在地化無非是參與和實踐,參加地方民俗活動、遵照傳統禮俗,我們即是台灣文化的傳承者。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