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
農民守護神-神農大帝
 

      農曆四月二十六日是農民、中醫藥商的守護神—神農大帝誕辰,各地奉祀神農氏的廟宇都會舉行祭典,其中以三重先嗇宮、台南神農殿和宜蘭神農宮規模較大。

      在農業社會時期主宰農作生產的神農氏必然倍受尊崇;神農氏也是醫藥之神,在民智未開、醫學技術不發達的時代,醫藥神是疾病患者精神的寄託。在民間信仰中神農崇拜是農民五穀豐收、除疫祛病的希望所繫。

      民間傳說神農大帝即三皇之一的炎帝,又稱五穀先帝、五谷大帝、開天炎帝、藥王大帝,台灣民間俗稱「五穀王」,至於「炎帝」的帝王之尊反而鮮為人知,對人民而言,神農是否稱帝為王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祂執掌食糧與醫藥;質言之,溫飽與健康才是人民關注的重點,政治權位絕非神農普受尊崇的主要因素。

      關於神農的傳說起源甚早,《詩經.小雅》:「琴瑟擊鼓,以御田租,以祈甘雨。」《毛傳》謂:「田祖先嗇也。謂始耕田者,即神農也。」古代天子每於十二月祭祀天地萬物,謂之「蜡祭」,而蜡祭之首即祭祀神農。《易經.繫辭下傳》:「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漢書.律曆志》謂炎帝「教民耕農,故天下號為農氏。」《管子.形勢》:「神農教耕生穀以致民利,又上引史料可知」:神農氏為農耕始祖,祂發明農具並教導農民耕種技術,使人民糧食充足,自古「民以食為天」,創造生產器具、教民種植五穀,這是神農最偉大的功蹟。

      按《帝王世紀》之載,神農外形為「人身牛首」,此或為古代農耕民族的圖騰,牛首的造型代表祂與農業的關聯性。台灣神農大帝形象多為頭角崢嶸其貌不揚,其肩披樹葉、袒胸赤足安坐岩石,象徵其原始性,手執稻穗則代表祂掌管五穀生產,由神像造型可見其神話屬性。神農氏同時也是醫藥神之一,《淮南子》謂:「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搜神記》:「神農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之性。《本草經》:「神農從太一嘗藥以救人命」,據傳後來神農因嘗劇毒之藥草而喪命,許多神像外貌呈黑色,即根據神農中毒全身發黑的傳說而來。

      台灣自墾殖以來即屬農業經濟社會,且在墾荒初期民智未開瘟疫肆虐,民間對五穀王的信仰也特別虔誠;目前台灣已轉型為工商社會,神農崇拜的現代意義當是提醒我們珍惜糧食、尊重農民。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