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登錄現況研究(二)
 

本文發表於「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台中場)」,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辦〕

一、宜蘭縣

1、頭城搶孤

搶孤並非頭城專有的民俗,清乾隆年間台灣文獻史料如《重修台灣縣志》、《台海見聞錄》、《海東札記》等書均有記載台灣各地搶孤活動,日人鈴木清一郎所著之《台灣舊慣習俗信仰》中則言:「…當天午夜十二點以前舉行完畢,以銅鑼為信號競相撤供。孤棚上的一部分供品,特別是擺在最高地方的供品,因為上面都插有『普渡陰公』或『慶讚中元』的紅三角旗,所以當超渡完了,銅鑼一響,群眾就一擁而上搶這些供品和紅旗。迷信中傳言,能搶到這些東西的人,在這一年之中都會得到幸運,這就叫作『搶孤』。」而頭城搶孤在道光5年(1825)噶瑪蘭通判烏竹芳〈蘭城中元〉詩即有紀錄,根據《續修頭城鎮鎮志:搶孤篇》中所描述,搶孤文化的歷史,可追溯至清嘉慶元年(1796),吳沙在今日烏石港南方建立「頭圍」說起。傳說為紀念開拓時死難的弟兄,因此在建城隔年於慶元宮前舉辦普度儀式,並經過兩百餘年的演變,成為今日獨具風格的搶孤儀式。

頭城搶孤是目前台灣規模最大的搶孤活動。頭城搶孤依慣例都是在七月最後的一天午夜間舉行,在此之前其實還有冗長繁雜的祭典,如破土、押煞、普施、迎神、迎斗燈、建造孤棚、孤棧、放水燈、豎燈篙、普度等儀式。此外,在7月15日當天,預先進行飯棚搶孤作為熱身活動。頭城搶孤曾因發生傷亡事件而停辦43年,至1991年才恢復辦理。

搶孤基本上是屬於民俗體育活動,具有分享祭品、培養互助合作精神、凝聚族群意識等多重意義。民間咸信搶得順風旗者,可獲得神鬼庇護,將順風旗插在船桅可一帆風順滿載而歸。其實順風旗是否靈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搶孤過程中,搶孤者所呈現同心協力、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以及建造孤棧時,各鄉里居民集體參與的族群意識。

2、礁溪二龍競渡

礁溪二龍競渡,根據考證是由以前當地平埔族(噶瑪蘭人)所遺留的農暇娛樂活動演進而來,而噶瑪蘭人聚居淇武蘭港的考古紀錄,至少有三百年以上,在漢人不斷移入的過程中,二龍競渡也加入漢人的傳說和信仰,如屈原給皇帝吃鹽的傳說與龍船公鎮壓水域等,村民依照祖先留下來的歷史故事、道德觀念,口耳相傳,再配合環境生活的需要,演變為一套村人自己的歷史邏輯和風俗習慣。

二龍當地的龍舟賽稱為「競渡」而非「競賽」,係由於淇武蘭港河水洶湧,常發生水患及居民落水死亡事件,競渡的「渡」有「普度、超渡」之意。二龍村的龍舟競渡已由原先連比十二天,演變為一天,然對村民而言,競渡不是應景的節慶活動,而是嚴肅的宗教任務。

礁溪二龍競渡最大特色在於不設裁判、船隻使用「鴨母船」、以立姿划船、只敲鑼不擊鼓,且由淇武蘭與洲仔尾二村村民對抗競賽。礁溪二龍競渡雖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但近年來二龍競渡由礁溪鄉公所主辦,比賽規則比照一般龍舟競賽,設裁判、分名次並開放外地隊伍參賽,傳統二村對抗賽反而只進行三回合,形同「表演」型式,如依目前型式則宜蘭文化局應撤銷、廢止登錄。

3、利澤簡走尪

「利澤簡走尪」是宜蘭縣五結鄉利澤、季新、成興,以及蘇澳龍德、頂寮等八大村元宵節特有的民俗慶典。早期利澤簡居民為避邪袪災,每逢正月十五元宵時,便由村裡壯丁抬著神轎,至新婚家庭沖喜,由於神轎的行進十分迅速,當地村民稱之為「弄尪」。某年,利澤簡地區鬧瘟疫,當地仕紳於是決定擴大舉行弄尪驅邪儀式及範圍,並由永安宮主辦媽祖廟神明遶境與抬神轎過火競賽儀式,於是形成「走尪」的習俗,據說具有辟邪驅災的作用。

利澤簡地名源自噶瑪蘭語「休息之處」,當地「流流社」則是噶瑪蘭人最後的聚落,「利澤簡走尪」民俗也可能是由平埔族「走鏢」習俗轉化而來。

4、冬山八寶掛絭

相傳早期居民移民到宜蘭時,常遭泰雅族原住民出草,因此求助於當地石頭公保佑。當地民眾有感於石頭公相當靈驗,於是將較為體弱多病的小孩給神明當義子,希望透過神明保佑小孩順利長大,於是開始有信徒將石頭公旁的石頭磨平並繫上紅線佩帶於小孩身上,希望藉以得到石頭公庇佑,孩童也因此得以順利長大,故而有「掛絭」儀式的出現。

近年來,石聖爺廟廟方鑄造圓型「石聖爺公保佑平安絭」,正面刻有「石聖王爺公」,背面刻有「保佑平安」,民眾在七夕時會帶著孩子前來祈求佩帶,祈求守護兒童平安長大。

5、宜蘭放水燈

據《宜蘭縣誌》記載,宜蘭市每年農曆六月底舉行「放水燈」活動,在俗稱「開鬼門」的傳統儀式中,水燈施放具有「開光引道」普度孤魂野鬼之能。另據地方耆老的傳述,有一位名叫「貓仔枝」的賣麵龜小販,因終年身體欠安,遂至城隍廟請示城隍爺,經神明指示,於中元普度前日,貓仔枝需組織一隊吹鼓陣,遶境宜蘭的東、南、西、北四方,而後貓仔枝遂不藥而癒。為感念神明顯蹟賜福,貓仔枝每年均於同一時間,率吹鼓陣遶行宜蘭,一同祈求消災解厄,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生意興隆、闔家平安,並於遶境活動之後,相偕至宜蘭河畔施放水燈,而逐漸形成目前規模及習俗模式。

二、基隆市

1、?籠中元祭

農曆七月民間俗稱為「鬼月」,相傳陰司地府的孤魂野鬼在七月將回到人世間,因此各地皆有中元普度祭典,其中規模最盛大的,莫過於基隆地區所舉辦的「?籠中元祭」。

基隆開發史上的族群衝突,正是基隆中元祭典形成的因素,其中包含內部族群對立與外國強權的威脅帶來動盪不安,造成雞籠中元祭的主因。特別是族群之間的「漳泉拼」與西皮、福路子弟團的衝突,更深深影響當地的人文社會發展。歷經咸豐年間幾次大規模的械鬥傷亡事件後,為撫慰在械鬥事件中喪生的先民,並祭祀無主的孤魂,為了能繼續在同一塊土地上生活,分裂的族群透過宗教儀式的舉行,藉由信仰來彌平傷痛的痕跡。在地方人士的協調下,漳泉移民共同舉辦超渡儀典,這就是「?籠中元祭」的緣起。伴隨儀式而來的,是基隆地區族群間的和諧,至此分類械鬥的衝突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輪字姓」的重要傳統,而各姓氏輪普正是這項傳統的標記,象徵著祖籍差異轉換成血緣相承的歷史意義。

?籠中元祭於2007年經文建會文化資產中央審議委員會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資產,也是第一項中央指定的民俗活動。

三、台東縣

1、炮炸肉身寒單爺活動

元宵節台東最重要的民俗活動是炮炸玄壇爺(寒單爺)。相傳玄壇爺是商朝峨眉山羅浮洞主趙公明,其部屬為納珍天尊、招寶天尊、招財使者和利市仙君,被民間奉為武財神。還有一說指玄壇爺是商朝武官趙公明,又名趙玄壇,善於理財;武王伐紂時,趙公明奮戰而亡,後來在《封神榜》裡,被取名為「銀主公王」,信奉之可以招財進寶。此外,甚至還有「流氓神」的說法,但不管哪一種說法,都與財富有關。

據說玄壇爺生性畏寒,所以在元宵節出巡時,信徒便以大量的鞭炮進行轟炸為其暖身,當然也具有「愈炸愈發」的意味,象徵招財進寶或示其威風的涵義;為表現玄壇爺的神勇,扮演玄壇爺者以赤身裸體、手持榕枝迎向炮陣,因此不論是玄壇爺的替身或是抬轎者都身陷猛烈的炮陣,可算是元宵節最慘烈的民俗活動。

台東炸寒單民俗活動由於存有人權、環保等爭議,因此並未指定為國家文化資產。

2、台東縣排灣族Maljeveq〈五年祭〉

由小島由道和小林保祥所編《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中,認為Maljeveq(五年祭)淵源主要有兩種說法。據日本學者宮本延人等記載,相信排灣族人相信排灣族祖靈會自大武山依序尋訪並賜福給各部落子民;另一說則是祖先與冥界女神通婚,並約定定期相會,因之形成。無論是祖靈尋訪子孫,或者人神相會約定,都具有團聚的意涵。

五年祭原先是三年一祭,據傳曾因兄弟為祭竿長短爭執而使三年祭中斷15年,後祖靈托夢族中長老應按期舉行祭祀,方演變為至今流傳之五年祭。Maljeveq(五年祭)主要的儀式有迎靈、祈福、刺球、送惡靈、與第六年(次年)的送祖靈等。

Maljeveq(五年祭)的施行主要有三個要素,即參與者、經語和祭歌、使用的器物。儀式的參與者主要包含主持祭儀的頭目、執行各種儀式並與神祇和祖靈溝通的巫師和祭司、還有授權參與刺球儀式的男士們。各家除了參加迎靈、刺球、送惡靈、送善靈的儀式外,基本上是必須待在家中與家人團聚,不得外出。

3、台東縣卑南族Mangayaw〈大獵祭〉

大獵祭是卑南族年度最重要的祭儀,而參加者主要是以正接受成年訓練的青年和已成年的男子為主。而婦女則在出發和迎接時扮演重要的任務。大獵祭最初是為「復仇」而舉行的獵首活動,然而自獵首習俗禁止之後,就改為狩獵活動,不過大獵祭的活動不只是打獵而已,它還伴隨著其他重要的儀式,諸如除喪與成年。

大獵祭約略可以劃分為出發、行獵和凱歸等三大階段。出發之前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祭師們會在出發前,先到野外進行鳥占,聆聽鳥鳴聲,以占卜出獵的方向與吉凶。出發前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送禮。在男性出獵前夕,婦女們會準備煙酒糕點和禦寒衣物做為禮物,送給即將出獵的親人(指同家的男性親人、分家但同家族的親戚、或是親密的友人),使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

四、彰化縣

1、花壇白沙坑迎花燈

彰化花壇「白沙坑迎燈排」活動為歷史悠久的台灣民俗活動,舉行至今已約有一百多年歷史。「白沙坑」為花壇鄉長沙、文德、白沙三村的舊稱,村民於每年農曆春節後即開始準備籌辦燈排遶境的相關事項。白沙坑的元宵花燈是一種外觀如船隻形狀的燈排,為村民各自製作,而燈排製作有一定的嚴格規格尺寸需遵守。

迎燈排活動的由來,相傳為清道光年間文德村子弟曾維楨高中進士赴京任官後,某年元宵節伴隨皇帝賞花燈時,因思鄉情切見景傷情,皇帝問明原因後深受感動,於是御賜在曾維楨的故鄉─花壇鄉白沙坑,每年元宵節均比照京城迎花燈三天,與鄉親同歡。

白沙坑燈排區分為私燈與公燈兩種,私燈由燈主自己出資製作,燈排上頭書寫「合族平安」與燈主姓氏;公燈則由白沙坑男丁每年繳的「丁錢」製作,燈排上寫有「合境平安」與宗族姓氏。此習俗承傳至今除感念先人孝親之道,更賦予祈求平安幸福之意涵。

台灣俗諺:「倰燈腳生卵葩」,因「燈」與台語「丁」同音,民間乃以此作為祈求生男丁的象徵。而白沙坑迎燈排行進間,可見已婚男女伏趴在地面,讓燈排於頭頂穿過,以祈求生子;此外,行進間若不慎使花燈燃燒起來,民間稱為「出丁」,意指該家族將添男丁。燈排遶境具有祈求生男丁的意涵,再加上土地公遶境,乃意旨巡視轄區,使整個信仰活動不僅有祈福儀式,更具有保境安民的象徵意義。

2、鹿港魯班公宴

各行業皆有行業之神,巧聖先師—─魯班則為木工業的守護神。民間流傳的巧聖先師魯班公,複姓公輸,名班或盤,魯國東平府人氏,故世人稱之為「魯班」公。相傳巧聖先師生性靈巧,深富創意,精於雕鏤之術,製成許多精巧器物,發明很多今日匠業所使用的製造工具,如鋸、鑽、鏟、魯班尺等,故被手工匠師奉祀為行業神。

清光緒年間鹿港成立「小木花匠團?森興」組織,為魯班公會的組織,每年以擲筊的方式產生爐主、副爐主、首事等幹部,籌辦祖師爺巧聖先師的祭祀,是鹿港地區極具特色的神明會之一。

早年鹿港有四個魯班公神明會的組織,並以農曆五月七日魯班的生日為例祭日。至民國85年(1996)由左羊藝術工作坊黃志農先生等人倡議,結合宗教與產業的社區營造之文化活動,以「木藝宴祖師」為魯班公宴之活動主軸,並規劃魯班公宴祭典的程序(巧聖先師祭典),促成魯班公宴祭祀的舉辦而延續至今,而工藝匠師以藝品作為祭品是魯班公宴最特殊之處,因此魯班公宴也成為賦予宗教信仰的工藝展。

五、台北縣

1、平溪天燈節

「北天燈,南蜂炮」是台灣元宵節最重要之民俗活動,表示元宵節台灣北部最具特色的是台北縣平溪鄉的放天燈,而南部則以鹽水蜂炮最知名。天燈又稱「孔明燈」,相傳是以孔明所戴的帽子為藍圖而設計,原先作為戰爭時彼此聯絡之訊號,後來演變成民間互報平安之用。據說平溪地處山區聯絡不便,開拓之初每逢盜匪入侵後,先民便以放天燈互報平安,因此平溪地區的居民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演變至今,目前放天燈已經轉化為祈福、娛樂活動,施放天燈者常將希望寫在天燈上,再燃放昇天以祈求達成心願。每逢元宵節,上萬民眾湧入平溪,讓淳樸的平溪小鎮頓時熱鬧非凡。

平溪天燈目前登錄為「平溪天燈節」,保存團體為「平溪鄉公所」,並不符合民俗活動「自發性」精神,應改為「平溪天燈」,並以民間組織作為保存團體。

2、野柳神明淨港

台北縣萬里鄉野柳村,是以奇岩怪石聞名的風景區,因位於海邊,居民大多以討海為生,因此野柳保安宮於每年元宵節恭請廟內開漳聖王、天上聖母、周倉爺及土地公等諸神,下海舉行洗港及陸地過火儀式。

民間俗信水中有水鬼會捉交替,相傳百餘年前一艘載運百餘位居民的船隻在野柳外海觸礁沉沒,乘客悉數溺斃,保安宮開漳聖王指示信徒在港外安五營,駐紮神兵神將護衛平安,因此每年元宵節野柳居民便舉行「淨港」儀式潔淨水域。野柳洗港的目的是想藉由神明入海以清淨海域,並祈求人船平安、漁船豐收滿載;神轎游過漁港上岸後,還要舉行過火儀式。過火是台灣民間常見的「潔淨」儀式,先由法師清淨道場,然後持咒、安符、吹號角,進行開火路儀式,接著撒米、鹽,以降低火場溫度。信徒便抬著神轎從火堆中踏越而過,民眾相信,神明藉由過火得以更新神力、強化神威;信徒則能除穢祛厄、消災禳禍。相傳取回過火後的炭燼,埋在房舍地基下可庇佑宅第平安,以灰燼餵牲畜則能使牲畜免遭瘟疫,用殘燼煮水飲用可保全家平安。

六、台南市

1、七娘媽生,作16歲

七夕乞巧原是傳統社會的民俗活動,具有古昔生活傳承的價值意義,在台南府城七夕夜晚拜七娘媽是民間普遍節日習俗,後轉換成為作十六歲的科儀,更是全台至今唯一保留的成年禮。

民間的成年禮稱作「作十六歲」,家中如有屆滿十六歲的少年,在七夕當天須舉行隆重的祭禮酬謝神明庇護,並慶祝孩子長大成人。台南地區還有倰七星亭、七娘媽供桌以示成年的習俗。此外,「作十六歲」還要準備湯圓、粿、粽,湯圓中央以手壓凹稱之為「軟粿」,粿、粽分送鄰居親友,以告知孩子已成年。

作十六歲是從「拜契」及「?絭」發展出來的成年禮科儀,其意義在肯定生命的成長與學習,即使面對社會的變遷與社會學習體系的擴大。作十六歲成年禮更加深家庭親子關係與社會的集體記憶,促進社群的認同。

2、府城迎媽祖

咸豐初年,道台徐宗幹《壬癸後記》有載:「咸豐壬子年三月二十三日為天后神誕,台人循舊俗,迎嘉邑北港廟中神像至郡城廟供奉,並巡歷城廂內外而回,焚香迎送者,日千萬計……,神之靈也,民之福也,官之幸也。」

又據《安平縣雜記》云:「三月,北港進香,市街里保民人沿途往來數萬人,……。迨三月十四日,北港媽祖來郡乞火,鄉庄民人隨行者數萬人;入城,市街民人款留三天,其北港媽駐大媽祖宮,為閣郡民進香。至十五、十六出廟繞境,沿途回港護送者蜂擁,隨行者亦同返,此係俗例,一年一次也。」大正4年(1915年),北港朝天宮改以糖郊媽代替以往的三媽南下府城遶境,且南下府城遶境並非北港三媽的事件爆發出來,引發衝突事件。於是眾人集資雕塑一北港三媽供奉於大天后宮,即為『鎮南天上聖母』俗稱『鎮南媽』。從此以後是府城商眾就以『鎮南媽』代替原本的北港媽祖出巡遶境,延續著府城迎媽祖的傳統。

七、台中縣

1、大甲媽祖遶境進香

大甲媽祖進香活動始於清代,當時為每隔12年前往湄州朝天閣進香,其規模不大亦非常態性活動,演變至今每年固定前往新港奉天宮進香,是目前台灣民間規模最盛大、動員力最強的常態性宗教活動。八天七夜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信徒來自全國各地,行程經台中、彰化、雲林、嘉義等二十幾個鄉鎮市,往返三百多公里,參與人數眾多、規模盛大,其準備工作自元宵便揭開序幕。每年元宵節以「擲筊」方式決定啟程日期、時間後,由有意參與搶香的團體、廟寺,協調決定「頭香」、「貳香」、「參香」的順序,各香需義務聘請劇團演出為媽祖祝壽,並於進香期間聘請藝陣隨行。

媽祖起駕之前,鎮瀾宮需將進香「頭旗」綁在左側龍柱上,並在沿途停駕或駐駕處貼香條通知沿途信徒,媽祖起駕、回駕及經過當地時間。媽祖起駕前廟方舉辦「起馬宴」宴請工作人員,並進行「犒軍」儀式,以犒賞神兵神將,起馬宴同時也具有「隔離」作用,起馬宴後,所有參與人員必需開始齋戒,直到祝壽大典後方能開葷。大甲媽祖遶境進香,主要科儀有祈安典禮、上轎、起駕、駐駕、祈福、祝壽、回駕及安座等八大典禮,這些儀式除了具有宗教意義外,也同時有安撫人心、強化信仰的作用。

大甲媽祖進香期間,沿途信眾都義務供應餐飲,並擺設香案迎駕,更有許多流傳於民間可祈求平安、增加運勢的習俗,例如以搶轎方式挽留媽祖、倰轎腳求平安、向媽祖求敬茶治病、向報馬仔拿紅絲線求姻緣、與三太子交換奶嘴祈求孩子好搖飼、觸摸執士隊的文昌筆求考運等,從這些現象可以發現,只要是與媽祖進香有關的器物,都會被賦予「神聖性」,這些行為背後所反映的其實是民眾內心的焦慮和無助。

2、新社九庄媽遶境

「九庄媽」出巡遶境日期約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初六,「九庄媽」是沒有廟宇供奉的神明,由新社鄉內六村八庄(原本為九庄)輪流奉祀,依序是新社、山頂、畚箕湖、大南、新社、土城、馬力埔、擺頭店、鳥銃頭,每年一輪,其中新社九輪二次。每年農曆十月十五日由次年輪值庄頭民眾,以擲筊方式,決定次年奉祀媽祖的爐主,並以爐主的家宅為駐蹕地點。出巡當天,各庄抬著自己庄頭的神轎、陣頭及信徒,在庄頭入口迎接九庄媽蒞駕遶境,並隨遶境出巡範圍庄頭到值年庄頭所搭之神壇,各庄完成入壇儀式後,恭奉眾神明與九庄媽祭祀一夜,次日一早下一輪值年的庄頭則以盛大陣頭至前一年的爐主家中,迎接九庄媽回到自己庄頭,此稱「過爐」。年復一年,九庄媽的信仰活動是新社地區獨特的傳統地方文化活動,亦為一年中最大的宗教盛事。

八、台南縣

1、鹽水蜂炮

南部元宵夜最為刺激的活動是台南鹽水蜂炮。「蜂炮」也叫「烽炮」,鹽水人呼作「放蜂仔炮」或簡稱為「放蜂仔」,原本具有除瘟祛疫的宗教意義,現已成為台灣南部重要的民俗觀光活動,亦為最具震撼性的民俗慶典。

關於蜂炮的起源,其由來傳說頗多,大致有「反清復明」、「戲鬥煙火」、「歡迎嘉慶」和「驅除瘟疫」等說法。相傳是嘉慶君遊台灣時,民眾在元宵節燃放鞭炮取樂,後來演變成「鬥蜂炮」,也就是燃放蜂炮城的習俗;又據說清光緒11年(1885),鹽水地區流行瘟疫,死亡者眾,無助的民眾只好向當地守護神關聖帝君求助,關帝爺指示必須在元宵夜出巡,遶境所到之處則須燃放鞭炮來驅逐邪魔,由於出巡、燃放鞭炮奏效,因此後代子孫相沿此習,演變成「蜂炮」和「炮城」等活動;另一說是為了反清復明,抗清志士以爆竹聲喚起義士之團結。

現在蜂炮活動是由鹽水鎮武廟舉辦,主祀的關聖帝君是商賈的財神之一,鹽水人大都認為「愈放愈發」,因此商家都熱烈參與競相施放。鹽水蜂炮活動內容包括蜂炮展覽、投炮台、市區放蜂炮和郊區遶境,施放蜂炮地點大多在三福路、中正路和朝琴路商區內。由於炮光連連煙霧迷漫,正是這份震天價響深具震撼力的吸引力,為鹽水帶來大批觀光客。然而,接連不斷的蜂炮當然具有危險性,為確保安全,觀賞鹽水蜂炮必須全副武裝做好萬全準備,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傷害;此外,民間咸信「不淨」之人才會被螫傷(炸傷),因此民眾對這些禁忌也必須多加注意。

2、學甲上白礁暨刈香

學甲慈濟宮所奉祀的保生大帝是先民迎自福建白礁鄉的守護神,移民初期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誕辰,學甲鎮民均會返回福建白礁鄉舉行謁祖祭典,後因日本統治台灣,斷絕兩岸交通,演變為在台灣以遙祭大陸白醮鄉祖廟的方式舉行,稱為「上白醮」。

「上白礁」即由學甲十三庄民於每年農曆三月十一日先民登陸日,與來自台灣各地的信徒、寺廟神轎、藝閣陣頭來到學甲慈濟宮的廣場前集合,組成香陣前往登陸地──頭前寮「請水」謁祖,遙祭中國白礁慈濟宮祖廟。遊行隊伍包括宋江陣、八家將、高蹺陣,鬥牛陣、素蘭出嫁、花鼓陣、牛犁陣、車鼓陣等多種藝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蜈蚣陣」,蜈蚣陣有三十六節,每一節坐著一位古裝打扮的兒童。民眾相信乘坐蜈蚣陣的小朋友會變聰明保健康,沿途的善男信女也會匍匐跪地,讓蜈蚣從頭上越過,以祈求平安。

3、西港刈香

「西港香」源自乾隆49年(1784),每三年一科,相傳當年於今曾文溪畔安定鄉管寮村「十八欉榕凹湖仔」發現一艘書寫「代天巡狩」的王船,當地庄民商議迎回供奉,由於神威顯赫,乃由八份懿德宮(姑媽宮)聯合附近村庄舉行遶境活動,並倡儀每三年舉行一次。至道光3年(1823),香火中落而乏力辦理遶境請水活動,便改由西港慶安宮接辦迄今。

西港香主要內容融合「刈香」和「王醮」兩大部分,王醮乃值年「十二瘟王」的醮祭,刈香則是指「請媽祖」與千歲爺代天巡狩的「遶境」活動整個過程而言。遶境行經台南縣、市,堪稱「台灣第一香路」,陣容龐大的香陣,具有傳統、本土與草根特性,是南台灣信仰圈的一大盛事。

「西港香」歷史悠久,為南瀛五大香之首,涵蓋區域包括96庄頭、200多公里。每科香期均有上百團藝陣及神轎陪同遶境,西港香藝陣在台灣刈香中最具特色,其宗教科儀顯現人民生活文化的特色,留有歷史傳統的特性,並保存重要民間信仰及傳統儀式的廟會文化。2008年西港刈香經文化資產中央審議委員會指定為國家文化資產。

4、平埔族夜祭

台灣早期居住著許多土著族群,包括平埔族和高山族,其生活文化有別於閩客族群,各族之間也呈現不同的特色;而居住在台南平原的平埔族為西拉雅族,西拉雅人信奉阿立祖,視阿立祖為其守護神。其祭祀方式是在公廨或自宅內供奉壺或甕,壺甕中盛水,上插澤蘭、甘蔗葉或菅芒葉等,壺甕後再插上掛有豬頭殼的竹柱,以檳榔或米酒來祭拜,稱為「祀壺」;其祭祀活動,稱為「太祖夜祭」或「平埔夜祭」,祭祀的時間各社群都不相同;目前台南縣登錄有大內頭社太祖夜祭、東山吉貝耍夜祭及佳里北頭洋夜祭等。據傳阿立祖神誕日是農曆10月15日,因此頭社夜祭於農曆10月14日夜晚在公廨——太上龍頭忠義廟舉行;吉貝耍夜祭是農曆9月4日深夜至隔日凌晨在村落北側的「大公廨」舉行;北頭洋夜祭則是農曆3月28日深夜至隔天凌晨在今北頭洋文化園區舉行。

夜祭屬「還願頭」的祭儀,過程中只有「拜豬」、「牽曲」兩階段儀式。「拜豬」儀式開始前,由「尪姨」請神,進行用點燃乾茅草拍打豬體的「過火」,以示淨豬,然後用白布蓋住,稱「覆布禮」。過火代表由生食進入熟食的文化意涵,此外也具有「驅邪避穢」的功用,而覆布的動作則為標記此供品為阿立祖獨享。午夜過後,由尪姨持刀背敲打豬頭,並隨即掀開白布、翻仰豬身,象徵性的割豬體各部位,表示阿立祖已點收,此為「點祭」。接著,進行夜祭另一壓軸──牽曲,所謂「牽曲」即是「敬神歌舞」,因族人為在祭典中感謝神靈照顧而牽唱,舞步緩慢,歌曲悲悽哀怨,藉以表達懷念祖先辛勤拓墾,並有感恩及祈福之意。

5、王船醮典

(1)歸仁仁壽宮王船醮典暨遶境

依《台灣府志》記載,仁壽宮創建於明鄭時期,宮內主祀之保生大帝神尊,據傳係300餘年前明定國公鄭鴻達之部將吳鳩山隨鄭成功來台,為祈海途順遂,乃自福建同安縣白礁跪祈保生大帝金身一尊,隨身攜奉,安抵台島。據現有文獻記載,仁壽宮首次建醮為日治時期明治42年(1909)己酉科,當時管理人林桂馨等人整修廟宇後,舉行了第一次五朝王醮,至1961年辛丑科、1977年丁巳科,亦各有建醮紀錄。王船醮典之舉行,原應12年舉行一科,然仁壽宮王醮則多因故而未依俗如期舉辦,多以該廟宇重修或重建後,與「慶成」之由聯合舉行。

(2)安定真護宮王船祭

蘇厝地區原本以長興宮為庄廟,時有庄南「社尾角」郭姓庄人私祀李、池、吳、朱、范等五府千歲,為求千秋香火,乃獻給長興宮合祀,當初約定「12行瘟王」是「天王」,應鎮守在內殿,五府千歲因屬「地王」,得在殿外,1965年前後有人暗將五府千歲請入內殿,為長興宮蘇、王兩姓發現,引發衝突事件,後向地主張富借用農地另築「竹籠仔廟」奉祀,並依神示「三姓十八甲,五聖建大廟」之預言,開始積極籌建神廟,但直至1993年始建造完成。這裡所謂「三姓十八甲」,「三姓」指的就是「趙金保、莊順發、梁富」等3人,「十八甲」則係「八甲首」和10位正副「五主會」,合計18人;而「五聖」即李、池、吳、朱、范等五府千歲。

當時主導者是庄人郭塗牛,之後他更以「李府千歲主辦,郭塗牛代辦」的神諭,領導趙金保、莊順發、梁富等三姓,以及新廟的「八甲首」,並結合正副主會、主醮、主壇、主普、主造等10位「五主會」,於1967年舉行首科王醮,正式和長興宮分庭抗禮,也依原廟俗逢丑、辰、未、戌年3年舉行一科,不過時間提早在3月上旬前後。

(3)關廟山西宮遶境暨王醮祭典

關廟山西宮主祀關聖帝君,其草創於明鄭時期,清康熙59年(1720)陳文達在《台灣縣志》中記載廟宇於偽時建(偽時即明鄭時期),可見山西宮建立時期相當早。歷經清代郭光侯事件曾遭焚燬,以及後來兩次地震而傾圮,但在各官紳的奔走捐獻下得以重建與修繕。大正2年(1913)地方人士再度發起大修繕,並舉行醮祭,這是山西宮第一次有紀錄者,而這一次是慶成醮,是否有王船祭典無法確定得知。戰後第一次王船醮祭是在1958年,為重修舊廟完成後所舉辦的五朝王醮,但實為七朝王醮,名為五朝主要用意為尊敬神明和遵循傳統習俗,此年議決每隔12年舉行一科,並與歸仁地區的仁壽宮、保西代天府(大人廟)有「接辦」的情形。

6、東山碧軒寺迎佛祖暨遶境

相傳,道光24年(1844)火山碧雲寺因兵燹而遭毀,東山先民遵從佛祖的指示,迎請「正二媽」至東山搭建便房安奉,後東山鄉境16村和鄰近的白河鎮4里等庄民共同興建「碧軒寺」,並視碧雲寺為「祖家」;此後,每年農曆12月23日必恭送佛祖上山,返回碧雲寺過年,俟過年後的正月10日,再舉行隆重的返駕大典,此即「東山迎佛祖」。

正月10日子時返駕大典後,東山佛祖啟程回駕。凌晨2點在鑼鼓、金獅陣和各庄神輿的前導下,成千上萬的隨香,跟著佛祖鑾轎徒步摸黑下山,在山深霧濃的小路蜿蜒而行,經六重溪、石廟仔、檨仔坑、山仔頂、刺桐崎到竹圍仔,大抵中午前可抵達平地的中洲,並在此換大轎,再經白水溪而進入東山市區,於傍晚時分完成入廟。「東山迎佛祖」實際活動時間長達兩個月,而以農曆正月10日最盛大,傳承至今約有150年歷史,為台南縣觀音佛祖信仰的一大特色。

7、永康廣興宮境內擔餅節

台灣民間如果嬰兒「度晬」都會分送親友一些小吃,例如油飯、紅蛋或蛋糕,讓大家同感喜氣;各地嬰兒度晬的禮俗,都大同小異,不過,以永康巿西勢里廣興宮(俗稱「元帥廟」)祭祀中心西勢一帶,卻有一個很有人情味又具濃厚地域色彩的分餅習俗。

永康市西勢地區的西勢、新庄仔、番薯厝和新化鎮崙仔頂,是以「分水餅」的方式來慶祝嬰兒度晬。在農曆元月20日也就是謝府(謝玄)元帥誕辰以前一年中生兒子的人家,都得分送「水果餅」(俗稱「水餅」),給自己村庄的「福份」庄民品嚐,一起分享添丁的喜氣。

「分餅」習俗的由來,相傳是一百多年前,庄民為了祈求能夠生兒子而齊集在庄頭信仰中心的廣興宮前,向主神謝府元帥許願,如能「喜獲麟兒」,將來一定豐盛祭祀,演戲酬神,並「挑餅」分送庄民;後來,庄民如生了兒子,就相約在謝府元帥誕辰的農曆元月20日分餅還願,於是元月20日就成了這4個村庄沿襲至今的重要分餅節日。

8、佳里金唐殿蕭?香

佳里是平埔族西拉雅系四大社之一蕭?社(另三社為麻豆社、新港社和目加溜灣社)的舊地,以金唐殿為庄廟,主祀朱、雷、殷三千歲,分靈自歸仁鄉大人廟代天府,祭祀圈含蓋佳里、七股和西港的所謂「17角頭24村庄」,這也是「刈香」的香境。

佳里金唐殿「蕭?香」的起源應在清中葉時。金唐殿香科活動曾於日治時期中斷停辦,期間只有在1906年曾舉辦1次小型的遶境活動,之後便沒有舉行,直到1982年,在吳宗邦及林奉山等地方士紳的奔走糾合下,才又恢復舉辦17角頭24村庄的遶境活動,1984年再辦1次,直到1987年才全面恢復3年1科的蕭?香五朝王醮大典。

9、大目降十八嬈

新化舊名「大目降」,相傳古代庄社地理是風水師口中的「八卦蜘蛛穴」,整個穴位的中心,是在中山路與中正路交叉口(舊名「三角湧仔」)。自此十字路口向8個方向輻射?8條交通線,含往玉井、台南市、關廟、新市等4條主線,往礁坑、大灣、唪口、虎頭埤等4條副線,形成四正方、四隅方俱全的「八卦地穴」。除了「八卦蜘蛛穴」之外,市街的民間信仰宮廟間又形成「七星墜地格局」。原來,市街內庄社古代分為八堡,其信仰中心分別為護安宮(王公廳)、北極殿、太子廟、觀音廳、清水寺、武安宮、朝天宮等,這七座宮廟被認為是「七星」,遂有「七星墜地格局」之說。七星加上八卦,對地方上來說是物產豐饒、人才輩出的好地理,然而,它也有後遺症,就是在蜘蛛穴中的蜘蛛精會定期作亂,危害鄉里。傳說時間一到,蜘蛛精會在穴中吐絲結網、產生迷惑人的妖氣,尤其是剛過完年的這段時間影響最大。妖氣使得庄社裡的婦女,變得行為放蕩,把家人們搞得雞飛狗跳、驚慌失措。後來,庄民們只好求助於公廟「朝天宮」的神明。經由媽祖指示:「若要破解地靈上所引起的災厄,需請坐落於七星位上的宮廟眾神巡境遊街,再配合眾善信齊心之力才能解除。」於是市街上的居民聽從神明指示,於農曆元月18日晚間舉行繞境祈安活動,各廟陣頭及信眾踴躍參與,十分熱鬧,名為「十八嬈」。

九、台中市

1、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

台中樂成宮旱溪媽之創立,可溯自乾隆初年(1736),林氏世祖欲渡海來台拓墾,為冀求一帆風順及墾荒順利,遂恭迎福建莆田湄洲天上聖母神像(老二媽)一道渡海,林氏行經至現址,因神靈顯異,乃擇定聖地以暫奉祀神祇。

而台中樂成宮旱溪媽遶境大墩十八庄之起源,相傳為道光初年,台中、霧峰、大里、太平等地區稻作罹患嚴重烏龜仔病蟲害,農人均束手無策,乃恭請旱溪媽祖前往保佑破煞,凡媽祖所經之處,天降甘霖病蟲即消除,恢復往昔的豐收,此後,每年農曆三月一日起恭請媽祖鑾駕出巡,迄今綿延從未間斷。

2、犁頭店穿木屐鑽鯪鯉

每年端午節,南屯區犁頭店舉行節慶的活動。而不同台灣其它地方均採以划龍舟慶祝端午,南屯犁頭店是以木屐競走的方式度過端午節。

台中市最早開發的地區是南屯的犁頭店,相傳早期有許多動物在此棲息,直到張國等人來到南屯開墾後,南屯區內的飛禽走獸均移往他處,唯穿山甲還居住在地下或洞穴裡。以此衍生,風水學認為犁頭店正好位於一個穿山甲穴,穿山甲自古被視為靈獸,能為地方帶來吉祥,而穿山甲有冬眠的習慣,因此每至端午時節,村民們均穿上木屐,用力踩地面,透過巨大的聲響欲將穿山甲震醒。另外還有一個說法,犁頭店俗稱「鯪鯉」,據古老傳說,墾荒時期,有一隻金色的「鯪鯉」(穿山甲)睡在地下,先民深信一旦穿山甲一覺不醒,會為子孫帶來災難。尤其端午節酷熱時節,最易使穿山甲昏睡,所以當地居民,會設法吵醒穿山甲讓牠「翻身」,老一輩的也認為只要穿山甲持續的「翻身」,地方一定會出現很多優秀人才,一直延續至今,演變成每年的端午節正午時分,穿上長木屐,用競走的方式比賽「驚醒」穿山甲。

十、苗栗縣

1、白沙屯媽祖進香

苗栗通霄拱天宮白沙屯媽祖往北港朝天宮進香,是台灣路程最長的媽祖進香活動,往返路程將近四百公里,其進香特色在於路線是由媽祖決定,並無固定之行程。

清乾隆年間,渡海來台開墾白沙屯的先民供奉一尊軟身媽祖於民家,至清同治2年(1863)由地方仕紳集資興建媽祖廟。據傳在未建廟前,白沙屯民眾即有到北港進香的習俗。白沙屯媽祖信徒於每年農曆十二月十五日向媽祖「擲筊」決定次年進香日期及相關儀式的時辰後,便著手進行進香的前置工作。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堅持全程徒步進行,沒有固定行程表,也沒有特定的停駕地點,所有行程皆是依照媽祖鑾轎的「踩轎」而定,神轎經常突然穿越馬路,走進田野小徑、涉水過溪,時而不預警休憩於民宅、市場、學校、工廠等,全程由媽祖引領主導遶境路線,成為進香活動的最大特色。

2、後龍慈雲宮攻炮城

慈雲宮「攻炮城」已流傳數百年,這項活動每年在慈雲宮前舉行,其由來據傳在清朝年間後龍為通商口岸,某年因瘟疫肆虐,地方向媽祖祈求保平安,媽祖指示攻炮城就能驅走邪魔,地方照辦後果然嚇阻瘟疫,因而流傳至今。

「攻炮城」在日治時期仍有舉辦,但後來中斷數十年,1984年才恢復舉辦。以前的炮城較簡陋,由木材製作,以三根竹竿支撐。炮城懸掛在中間,獎品也只有毛巾、肥皂等便宜的物品,後來不斷改良,設備更為堅固易操作,獎品也越來越豐富,2007年首獎為一兩重黃金。縱使該活動有越來越商業化、媚俗化的趨勢,但其作為一個能凝聚居民團結意識的大原則仍未改變。

3、中港慈裕宮洗港

竹南端午節祭江,為極具特色的民俗信仰活動。此儀式相傳自康熙末年設中港塘以來每年舉行,因為中港溪口是當時台南至淡水必經之地,屢屢發生行人渡溪溺水而死的慘劇,且常有上游漂來的屍體。另外,昭和18年(1943)2月19日,乘渡船參觀大鯨魚的民眾在港中因翻船造成32人罹難,之後一併納入祭江洗港,以慰亡靈。許葉金《中港慈裕宮志》言:「一面慰祭曾在中港溪口觀鯨覆舟罹難生靈,一面弔祭水底有祀無祀幽魂,使汪海清淨,合境平安。」因此「洗港」活動原是民間「清淨水域」祈求航行平安的儀式,最初只在出海口設案祭拜,之後隨竹南的發展、墾民增加,其間發生的不幸意外,使此儀式範圍與規模擴大,成為竹南地區特有的民俗宗教活動,也是台灣唯一媽祖夏季出巡的活動。

4、賽夏族巴斯達隘(矮靈祭)

有關賽夏族矮靈祭的來源有幾種不同的說法,相傳在古代賽夏族和矮人大隘族毗鄰而居,矮人傳授賽夏人農耕、醫術、及祭祀歌舞,賽夏人將其視為恩人,每當舉行祭典節慶時,都會請矮人前來飲酒作樂。有一次矮人因調戲賽夏少女,慘遭憤怒的賽夏人設計殺害,從此賽夏人遭逢連年災害、穀物歉收。族人認為這是矮靈作祟,於是舉行「矮靈祭」,祈求矮靈不再降禍於賽夏族人。

為期三天的祭典儀式由苗栗東河村(南賽夏)開始,隔天再到新竹縣大隘村(北賽夏)舉行。巴斯達隘祭典的祭典程序分為迎靈raraol、延靈kisirinaolan、娛靈kisitomal、逐靈papatnawasak、送靈papaosa五個階段舉行,由約定祭期kakawas開始,是在巴斯達隘祭典期間扮演重要的通告和保護角色。

其中只有「娛靈」是開放外族參加的祭典。由於賽夏人對矮人抱持敬畏和恐懼的心理,因此儀式莊嚴肅穆,且祭典在深夜舉行,更是充滿神秘的氣氛。

十一、澎湖縣

1、澎湖傳統蒙面

澎湖地區的傳統蒙面習俗為適應澎湖特殊天候條件而形成的,是澎湖地區特有的傳統衣飾。地處亞熱帶的澎湖群島,夏天有驕陽如炙,冬天有鹹風肆虐,婦女長年在潮間帶捕魚及在田野裡耕作,臉、眼、髮、膚很容易受到鹹風烈日的傷害,因此出門勞動時皆習慣以毛巾以及約3台尺見方的布巾將整個頭臉包裹起來(只露出眼睛),以防被灼傷。因蒙面者多為女性,故有「蒙面女郎」的別稱,但亦有極少部分的男性作蒙面裝束。近年來因為社會型態轉變,年輕一輩多不再從事農漁生產,以致蒙面的習俗已逐漸式微,但澎湖蒙面的包覆法仍具傳統特色。

十二、雲林縣

1、北港朝天宮迎媽祖

北港朝天宮三月迎媽祖,早年謹訂於農曆三月十九日舉行一日遶境,因民國44年(1955),始將三月遶境擴大為十九、廿日兩天。每天日夜各一次依循當天路關遶境出巡,遶境隊伍有各式陣頭、朝天宮各神明會、轎班會、藝閣、花車,行伍長達數公里;遶境重點乃在各式陣頭藝術,其特色為「藝閣」以及「炸轎」。藝閣又稱「詩意閣」,最大特色是以真人扮演。日治時期藝閣多為藝妓所扮演,現則由兒童妝扮,大多是信徒的子女,相傳坐於閣上者可祈福保平安。北港媽遶境的神轎共有六頂,分別乘坐祖媽、二媽、三媽、四媽、五媽、六媽等媽祖鑾轎,其後為虎爺神轎,信徒會用大量的鞭炮轟炸,希望事業「愈炸愈發」之意。

2、口湖牽水車藏〈狀〉

雲林縣口湖鄉每年的牽水(車藏)習俗,為地方人士結合追思先人與宗教信仰。清道光25年(1845)口湖發生嚴重水災,村民溺斃多達七千餘人,災後鄉民在每年農曆六月初七、初八兩天前往各村莊的萬人塚祭拜先人。隨後地方人士並興築萬善祠祭祀,並舉行牽水(車藏),超渡死於水難事件中的先人。

(車藏),音狀,正字為「旋」,出於道士科儀書本,有旋轉不停的意思。台灣民間有血(車藏)及水(車藏)兩種,前者糊貼紅色系列的紙花,專用於超渡難產而過世的婦女;水(車藏)則多貼白色或灰色系列的紙花,主要在於超渡溺水之亡魂。

水(車藏)是以竹篾編紮成內外兩圈圓筒狀,糊上淺淡花紙,上下分別貼著十二尊牛鬼蛇神,按水中、陰間、天堂三種不同的宇宙空間排列。在水中的有冤魂、正義的水王和代表惡者的污穢神,還有押解鬼魂的大鬼、小鬼,審判善惡的城隍與牛頭馬面,最後則是觀世音菩薩與善才良女,頂端四角各插有一隻小三角旗用來招魂。轉動水(車藏)代表讓淹死的冤魂,藉由旋轉的水(車藏)引渡上岸脫離水域。

十三、屏東縣

1、東港王船祭(東港迎王)

王爺信仰是台灣西南沿海重要的民間信仰,王船祭則是王爺信仰中最具代表性的宗教科儀;而三年一科的東港王船祭更是台灣最有人文特色的民俗活動之一。王爺崇拜原屬瘟神信仰,台灣在漢人拓墾之初,由於荊棘遍野,蚊蚋滋生,加上當時衛生不良、醫療不發達,致使瘴癘瘟疫肆虐,因此形成瘟神信仰之興盛。台灣早期王船祭多因王船漂至,民眾畏懼瘟疫而舉行醮典以祈求遠離疾厄。

東港王船祭典就是迎接當值王爺蒞臨執行巡狩任務的宗教儀式。王船即為王爺所乘押解瘟疫邪煞之船,送船方式有二:火化謂之「遊天河」,放流謂之「遊地河」,東港東隆宮送王船即屬於燒王船遊天河方式。「東港迎王」的流程包括:造船、迎王、王爺遶境、添載、和瘟押煞、宴王、送王等多項科儀。王船目前已成為東港的民俗圖騰。東港迎王不僅具有驅瘟除煞的原始功能,它對內凝聚東港人的向心力,對外則能彰顯東港的文化特色。王船祭典具有潔淨祛穢安定民心的宗教意義,揭櫫忠孝節義、善惡有報的道德規範;也負有整合族群關係、發揚民俗文化、促進觀光休閒等現代意義。

2、恆春搶孤及爬孤棚

搶孤是一項需要體能與智慧的團體民俗活動。比賽時參賽者必須以疊羅漢的方式,踩在隊員肩上才能攀登。恆春搶孤的習俗相傳幾百年,一開始是恆春城內較有錢的人在中元普度後,將祭品開放給城外較貧苦的人來搶取,這是「搶孤」的由來。由於爭搶祭品每次都會造成打架或是踩傷的情況,在光緒5年(1879)時,設計出以「爬孤棚」的競賽方式來取得孤棚上的祭品。

3、大路關石獅公信仰

屏東縣高樹鄉廣福村,舊地名「大路關」,三座「石獅公」代表著大路關庄民的拓荒歷程,反映客家族群不畏艱難,與大自然博鬥求生存的硬頸精神。

大路關的三座石獅公,最老的一座,目前安置在廣福村「順天宮」旁。據大路關耆老相傳,清乾隆元年(1736),廣東梅縣、蕉嶺一帶的先民渡海來台,輾轉到大路關開墾,當年每逢稻穀收割季節,就有來自口社山谷之強風作祟,造成莊稼作物莫大的損失,於是先民塑造大石獅來鎮壓強風,這座石獅造於乾隆42年(1777)歲次丁酉年落成;之後,由於山谷強風減弱,轉變為有利於莊稼作物的和風,於是先民把石獅奉為神明般之神獅奉祀,尊稱為「石獅公」。

十四、嘉義市

1、下路頭鞦韆賽會

每逢閏年、閏月的農曆三月六日前後,嘉義市光路里社區的武當山北極玄天上帝廟為慶祝玄天上帝誕辰,便會舉辦此項全台獨一無二的鞦韆比賽。

盪鞦韆是一項流傳已久的民俗體育活動,相傳下路頭的鞦韆賽會有一段典故:清康熙年間,嘉義市湖仔內下路頭地區因瘟疫不斷,有一村民特從故鄉福建玄天上帝廟請來分身,並建廟奉祀,眾村民紛向玄天上帝祈求能消災止厄,瘟疫因而消失。居民在感謝玄天上帝之餘,不僅在祂聖誕時隆重祭祀,更煞費苦心,變換各種助興節目以娛樂玄天上帝。某年一位舉人乍見其女興高采烈地盪鞦韆,於是靈機一動,想到可以利用舉行鞦韆賽會,讓眾人在敬神之餘,還能更接近「天」,以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舉辦鞦韆比賽延續至今。

十五、嘉義縣

1、鄒族戰祭

有著神祕色彩和鄒族特色的戰祭(Mayasvi)是鄒族最為隆重的祭典,也是鄒族一年一度重要大事,傳統的戰祭儀式舉行的時間原本不固定,但大致上以獵獲敵首之後的mee-hangu儀式和小米收成祭之後的儀式為主,目前因為鄒族社會生活型態的變遷,沒有獵敵首的征戰,也不再從事以小米為主的農業耕作,宗教信仰亦被西洋宗教所取代,所以現今Mayasvi舉行的時間和方式,均迥異於以往的儀式,僅保留「道路祭」、象徵性的「敵首祭」和「成年禮」,每年在二、三月由達邦、特富野兩大社KUBA輪流舉行。

十六、新竹縣

1、褒忠亭義民節祭典

新埔枋寮褒忠亭(義民廟)為北台灣客家人的信仰中心,創建於清乾隆55年(1790),為新埔最古老的廟宇。其建廟原因與清代台灣史上兩次重大民變事件有關,分別是清乾隆51年(1786)林爽文事件及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事件,所謂的義民即指在兩大民變事件中捐軀的民兵。

清乾隆53年(1788)林爽文事件平定,地方仕紳集義軍遺骸欲歸葬於湖口,但牛車行經鳳山溪竟不肯前進,經擲筊後乃葬於今義民廟後的大塚;同年,乾隆皇帝頒給「褒忠」,地方人士遂倡議建廟,歷時2年完竣。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之亂,粵籍義民軍殉者達百餘人,復拾遺骸葬於墓旁,是為副塚。

光緒21年(1895)日軍攻台,義民廟毀於戰火,直至1904年始重建完成。今日所見外貌,為1971年再度重修完成。每年農曆7月18至20日為褒忠亭舉辦義民節中元祭典時間,祭典由桃、竹地區十五聯庄信徒輪值主辦。

褒忠亭舉辦義民節中元祭典於道光15年(1835)開辦,由六家、下山、九芎林、枋寮、新埔、五分埔、石岡、關西、大茅埔、湖口、楊梅、溪北、溪南等十三聯庄輪值主辦祭典。如此循環三屆後,光緒3年(1877)年,大隘地區(北埔、峨眉、寶山)以姜義豐為總爐主,首度加入枋寮義民廟輪值,成為第十四聯庄。民國65年(1976),溪北區以該祭典區域過大,輪值祭典及各種業務連繫不便,遂再劃分為新屋、觀音兩祭典區,成為今日十五聯庄輪值祭典值現況。

十七、高雄縣

1、傀儡戲謝土出煞

台灣傀儡戲俗稱「嘉禮戲」,因漳、泉南北系統之不同,於演出場合、演出形式、戲曲音樂、戲偶造型及戲文方面,均有所差異。台灣北部、東北部的傀儡戲屬漳州系統,具有濃厚的驅邪祭煞功能,演出目的都由於車禍、礦災、吊死及溺斃等「壓屍」儀式,或開廟、闢地、開台(劇院及戲台首演)、壓火災(送火神)及送孤(建醮、普度後送走孤魂野鬼)等除煞儀式。南部地區的傀儡戲以祈福的酬神儀式為主,其演出多應用於祭天儀式,如玉皇大帝誕辰,或彌月、結婚及做壽祭拜天公之前的除煞,表示淨壇與祈福。此外,亦用於開廟、入厝與葬禮法事之後的除煞。除宜蘭、台南及高雄地區的傀儡戲外,另外尚有屬於汀州客家語系的傀儡戲,以及掌中戲班兼演「出煞」用的傀儡戲。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