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文化交流取代金錢外交

長期以來,台灣的外交發展處處受到中共的打壓,日前阿扁總統的印尼之行,也因中共的阻撓而作罷。以往台灣與邦交國間的外交活動,總是無法脫離金錢關係,而撒下大把鈔票的代價,卻是換來毫無誠信的邦誼。這些金錢外交的友邦,就如同酒肉朋友般,一經壓力即紛紛背離。反而以文化藝術交流的方式,透過民間藝術團體的表演,使外國友人參與台灣藝文活動,其實更能擴展交流層面,且認識台灣文化。

以加拿大每年八月於溫哥華地區所舉辦的「台灣文化節」為例,今年的「台灣文化節」共計三萬多人次參與,吸引大批媒體爭相採訪報導,許多僑胞自願擔任義工,以表示對台灣文化的認同,溫哥華市更因此將九月六日訂為「台灣文化日」。這類文化節除了讓外國友人認識台灣文化、打響台灣的知名度外,更重要的是凝聚了海外僑胞對台灣的向心力及認同感。但在文化節光彩落幕的背後,台加文化協會人員努力奔走、策劃,卻礙於缺乏補助經費,得不到台灣政府有力支援,使文化節年年疲於招商、募款,令人感到扼腕。

過去政府派出的藝術團體總是以京劇隊或綜藝團為主,不但沒有台灣文化特色,海外僑胞不能藉此消解鄉愁,更讓外國人無法瞭解台灣文化究竟有何特色。其次,眾多僑社每年都會舉辦各式小型藝文活動,也使焦點糢糊,疲於動員。因此外交部僑委會與文建會應整合資源,聯合僑社力量,共同辦理大型的文化活動,藉以宣揚台灣文化;派出具有台灣藝術特色的藝術團隊,進行文化外交,可能比官員跨海出擊或用金錢買邦交更具影響力。

 

〔本文刊於自由時報 2002 年 12 月 18 日第 40 版〕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