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統戲曲
屏東縣的傳統戲曲概貌
屏東縣地理狹長、族群多元,造就傳統表演藝術發展也呈現多樣性,再加上屏東地區保有較多傳統生活形態的特質,使傳統表演藝術頻繁且興盛。既有原住民族傳統歌舞,也有漢人戲曲、藝陣蓬勃發展,在各類傳統表演藝術發展史上,屏東佔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
    傳統戲曲一般指稱漢人社會所形構的表演藝術形態,包括有:南管戲、北管戲、歌仔戲、布袋戲、傀儡戲等劇種,各項劇種都結合著:文學、音樂、美術、舞蹈、工藝等藝術涵養,是平民百姓生活中重要的常民藝術,傳統戲曲不僅是廟會儀式中的一部分,也是娛樂生活、流行文化的一種形態。
    現存屏東縣的傳統戲曲劇種,主要還是以歌仔戲與布袋戲為主,其它尚有部分道士戲,以及紙影戲在學校傳承。此外,具有基本戲曲樣貌,屬於歌舞小戲的車鼓陣,以及諸多藝陣,如家將、官將首等傳統表演藝術,在屏東縣更是蓬勃興盛,發展各有特色。本文則以勾勒屏東縣歌仔戲與布袋戲兩大傳統戲曲為主。
 
屏東縣的歌仔戲班
    屏北地區的歌仔戲班,最為知名乃創立於1929年的明華園歌仔戲團,創始人陳明吉1911年誕生於屏東車城,13歲便瞞著家人隨九甲戲班到臺南,初期成立明華歌劇團,以九甲戲與歌仔戲合班的方式演出。戰後更名為明華園,除於潮州擴展野臺戲外,更於1980年代以電視歌仔戲形式進入電視臺演出。1997年,陳明吉逝世後,明華園分組:天、地、玄、黃、日、月、星、辰等八個團,由陳家勝字輩子孫分別帶領,逐漸向外擴張,甚至分有繡花園、勝秋團、揚明園、藝華園等四個協力戲班,是相當龐大的歌仔戲家族。目前總團在陳勝福的企業化經營下,以「文化場」演出形態最負盛名,其他團隊則以野臺戲演出為主。
    此外,屏東市尚有仙女班歌劇團、中華興歌劇團、神仙歌劇團、群英歌仔戲實驗劇團等團體。仙女班原名寶峰興歌仔戲劇團,最早創立於歌仔戲的內臺時期,創始人是生於1906年人稱「觸目仔錦」的柳慶福。柳慶福最早因家境貧困被綁入七子戲班演出,懂南管又演武戲,於1936年正式成立寶峰興歌劇團。只是,戰爭期被迫歇業,轉兼演賣藥團。
    1946年,柳慶福逝世,其後劇團則由吳趁與女兒柳新女繼承,並改走外臺戲演出。爾後,柳新女聲名大噪,戲迷們因新女音近仙女,故皆以仙女稱之,此後寶峰興遂改團名為「仙女班」。
    仙女班可以說是屏東在地深根的團隊,1999年起,由現任團長柳芳秀接管。此外,在其旗下甚有演員曾煥錡於里港獨立籌措團隊,命名為神仙歌劇團。後又協助屏東社區大學組有「群英歌仔戲實驗劇團」,形成一脈重要的發展網絡。
    除上述兩團,另有中華興歌劇團之系統,由潘連生於1957年(民國46年)成立,原屬內臺戲班,其後,三女潘豔紅另創辦「保安美歌劇團」。中華行雖曾經鼎盛一時,但演出日漸縮減,團長潘月雲曾協助「明華園月字團」演出,目前面臨散佚情況。
    綜合以上,可以得知屏東縣的歌仔戲班團隊,有逐漸走向文化場演出的趨勢。但也有如:仙女班、神仙等劇團,或如:明華園的玄團、黃團、月團、月二團、繡花園、星團、辰團等,以在地耕耘的方式,持續於屏東運作不輟。
 
屏東縣的布袋戲班
    中南部布袋戲之演出,流傳有「五大柱」、「四大藝人」之說法,有諸多屏東子弟名列其中,可見屏東布袋戲發展之聞名。
    所謂五大柱即為:「一岱」(黃海岱)、「二祥」(鍾任祥)、「三仙」(黃添泉)、「四田」(胡金柱)、「五崇」(盧崇義)。而南部四大藝人則為「一仙」(黃添泉)、「二崇」(盧崇義)、「三土員」(李土員)、「四全明」(鄭全明)。
    其中鄭全明即為屏東藝師,胡金柱則雖非生於屏東,亦於1952年由臺南搬遷屏東里港定居,由此可知,屏東縣之布袋戲班佔有之地位。再者,據1993年的調查記錄,當時全臺布袋戲班約有392團,屏東縣有33團,數量位居全臺第三高,此亦顯現出屏東布袋戲發展的盛況。
    屏東縣布袋戲班之派系較歌仔戲龐雜,有外地搬遷來屏東發展者,亦有屏東發跡後傳子弟者。整體而言,屏東縣布袋戲發展的開宗師父,有分別來自:陳深池、黃海岱、鍾任祥、跛齊師、陳萬吉、盧崇義、送安然、鄭全明等人,流派則可分為:南管白字派、潮調派、北管等。黃海岱與鍾任祥的洲派與閣派對屏東布袋戲的發展影響較薄,在地發展之師承,則以陳萬吉、鄭全明為主。
    鄭全明堪稱集潮調藝人陳深池(法仙),及高雄岡山布袋戲藝人跛齊師兩人之大成,更名列南台灣四大藝人之一。傳徒有劉春連、陳義松,並傳子鄭來成、鄭來法、鄭國安。其中,鄭來成(鄭國華)搬遷台中發展。鄭來法則在屏東開枝散葉,傳子鄭寶和,更授徒陳朝岸、蘇明順、鄭村田、陳勝雄、鄭坤明、戴坤霖、周榮全、潘進騰、吳清德、林世昌、葉清貴等人,而大弟子陳朝岸更授徒何允長、何江祥、何榮田;鄭寶和則授徒蔡明憲、鄭俊良、鄭俊忠、林清秀、林聰智。
    尤其,以屏東布袋戲家族經營聞名,結合刻偶、後場、劇團三者兼具的明順閣蘇明順,即是師承鄭來法,其後更是有授徒:蔡明順、李國征、周有林、潘振榮、賴清洲、蘇俊茂、蘇俊榮、陳東正等人,而劉春連、陳義松等人又有傳子授徒。其中雖有於高雄地區發展者,亦有散佚不再從事布袋戲者。整體而言,這麼龐大的傳承體系,儼然使鄭全明形成屏東布袋戲的一大宗師,堪稱「全樂閣派」。
    屏東另一在地知名的布袋戲班,則為陳萬吉所傳承之「祝安」系統。陳萬吉為屏東崁頂人,師承集集復興社張萬得;曾有與全樂閣鄭全明拼戲的經驗,觸動全村居民搭牛車前往東港力挺助陣。陳萬吉傳子陳深寶外,另授徒吳枝祥、許登選、潘國勝、張清國、蔡耀光、陳玉欽等人,陳深寶則再傳有:陳正義、陳益成、邱水上、陳錦生、洪來水、洪勝雄等,祝安的師承系譜,在屏東南部發展的情況也是不可小覷。
    除了上述屏東在地兩大系統外。另由台南移居屏東之盧崇義,也在東港形成一獨特的師承體系。盧崇義原是關廟人,師承李土員,在皇民化時期加入以小西園掌中劇團為名之「北中南掌中劇演師混合軍」,並於皇民奉公會舉辦之日式掌中劇試演會嶄露頭角。1946年定居東港後,才創立復興社掌中劇團,收徒陳來福、盧奇石、廖秋輝、邱竹枝、陳明允等,並傳子盧登發。
    從上述的師承系譜,可以得知屏東縣境內布袋戲班籌組的概況,早期屏東縣布袋戲可謂蓬勃發展,然則今日劇團發展已有凋零現象。所幸,幾個重要師承系統的布袋戲班,仍能僅跟著時代腳步遞進,諸如:全樂閣鄭寶和走向電視布袋戲與大形精緻金光布袋戲方式發展;祝安陳正義則是以精緻彩樓方式,維持泉州偶的傳統形態演出,並以文化場為主要發展;明興閣的蘇家班,則是經常有校園教學傳承之經驗,以持續傳承屏東縣布袋戲在民間的活力。
 
結語
    現代社會資訊取得容易、文化多元發展,視聽媒體日益激增,人們在娛樂生活、信仰的選擇豐富,臺灣民間信仰與傳統戲曲已並非民眾唯一選擇,致使傳統表演藝術發展風貌與過往截然不同,部分戲曲劇種甚至已經失傳,許多劇團苦心經營。雖然,傳統戲曲不斷隨著時代更替而演變,然則傳統戲曲所擁有的原始生態早就受到衝擊。目前,屏東縣尚保有不少優秀的傳統藝術資源,實在值得我們持續關注,給予傳統戲曲劇團更多支持與鼓勵,期待未來這些傳統藝術表現,能有更優質的發展空間,永續經營與傳承。


﹝本文刊於《文化生活》季刊第72期,2013年6月﹞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