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陣
藝氣風發‧陣勢飛揚─南瀛藝陣風華
  陣頭是傳統的街頭藝術,民間的行動劇場。台灣民間每當舉行廟會進香、遶境、喪葬活動,都會聘請民俗陣頭參與遊行表演,陣頭的演出,使神聖、莊嚴的祭典活動,增加熱鬧的氣氛,也讓廟會具有藝術性與娛樂性。質言之廟會慶典的主體雖然是神明,但隨駕表演的陣頭卻是吸引民眾觀賞的對象。
  台灣陣頭組織多屬業餘團隊,表演者也並非專業演員,且非相關藝術科系畢業,成員大多由社區民眾組成,因此,陣頭代表基層人民的表演藝術。許多陣頭的成立是基於信仰因素,參與陣頭代表為神明奉獻服務,也象徵社區認同、參與地方公共事務。
  台灣陣頭類型眾多,依其演出性質可概分為文陣和武陣。文陣如歌舞、音樂、藝閣類陣頭; 武陣則如宋江、高蹺、龍獅等體育類陣頭。
  陣頭的表演內容包含台灣民間的音樂、舞蹈、武術、美術、工藝等民間藝術,展現庶民的藝術音樂美學,台灣人民經由廟會活動接觸表演藝術(如陣頭、戰曲)、視覺藝術(如藝閣、彩繪臉譜、彩旗),因此台灣的廟會慶典就是觀賞藝術表演最主要的管道,而陣頭表演是一般百姓最常接觸的表演藝術。
  台南地區因廟會活動頻繁,因而保存許多民俗陣頭,台南的陣頭團體、種類都是全國之冠,陣頭表演處處可見,是發展陣頭藝術條件最充足的地區。台南市政府長期致力於陣頭表演藝術的保存、傳承、推廣,並將民俗陣頭列為當地藝文發展特色項目,推動一校一藝陣,在各級學校成立藝陣社團,結合在地陣頭資源,傳承陣頭技藝,透過學校社團,傳承地方陣頭文化。此外,也鼓動社區、宮廟傳承陣頭,希望陣頭在台南遍地開花,處處結果的目標。
  以往民俗陣頭的演出都是以製造熱鬧氣氛為主,並不講究表演的藝術性,為提昇陣頭表演藝術,2015年文化局規劃的台南藝陣培育扶植計劃,特別針對陣頭的藝術化、發展性,提出各種培育策略,為了校園藝陣的培訓之外,對專業陣頭辦理研習、培力課程。專題講座,以提昇民間陣頭的內涵; 在推廣陣頭藝術方面,文化局舉辦香科體驗營、網路交流平台,陣頭匯演,藝陣文化創意等計劃,希望讓民眾認識、體驗、參與交流陣頭藝術之美。
   今年文化局陣頭發展計劃也精選三個表演團隊,讓陣頭結合歌仔戲、管弦樂,舞蹈表演,運用跨界藝術,賦予陣頭表演的多元化與藝術化,讓陣頭表演藝術以各種不同型式展現。
    陣頭原本是台灣民間通俗的表演藝術,它源自民間也流傳於民間,是常民藝術的表徵。近年來由於社會型態的轉變,陣頭組織困難,演出機會劇減,民俗陣頭正面臨失傳的危機,台南市政府透過各種傳承、推廣計劃,期望傳承陣頭藝術、開創陣頭演出型式,賦予傳統陣頭新的生命力,而其成敗的關鍵,就在於民眾的認同,唯有人民參與的支持,才能讓陣頭藝術薪火傳承,永久流傳。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