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戲曲
雞籠北管舊事
       北管曾經是台灣最熱門的戲曲音樂,台灣民間每逢婚喪節慶,總會聽到鑼鼓喧天的北管樂聲。自清代嘉慶年間以來,北管戲曲即是台灣民間最主要的戲曲音樂。北管高昂、喧囂的聲音,完全符合台灣宗教、禮俗、節慶講求熱鬧的需求。而北管扮仙戲又具有民間演戲酬神、祈福的功能,成為台灣傳統戲曲在演出正戲之前必演的「開場戲」,因此北管被稱為「正音」,代表它在傳統戲曲中的崇高地位。
              北管戲曲是在台灣匯合形成的戲曲音樂,舉凡日治時期之前傳入台灣非閩南、客家語系樂曲,都被歸入北管戲曲,其內容龐雜包羅萬象,是一種組合式的本土戲曲音樂。北管戲曲以傳入台灣的先後概分為西皮、福路。其中福路較早稱為「舊路」,相對較晚傳入台灣的西皮則稱為「新路」。
            基隆的北管戲曲約在道光年間由宜蘭傳入,如同台北、宜蘭地區的分類,基隆的北管樂團也區分為西皮、福路,其中福路派以「社」為名,諸如:聚樂社、慈雲社、新樂社,供奉西秦王爺;以聚樂社為大公,成員多為勞工階級。西皮派則以「堂」為名,如:得意堂、儒霖堂、慶保堂等;奉祀田都元帥,以得意堂為大公,成員以商人為主。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有效管理社團組織將基隆音樂團體整編為「藝宣大隊」分編組別,如聚樂社一組、得意堂十組等。國民政府時期為了政治宣傳,也將音樂社團組成「藝宣大隊」,例如:閩南藝宣大隊、聚樂社藝宣大隊等,大隊之下又有中隊、組,兼管各種戲曲音樂社團和陣頭,當時共分八大隊直屬國民黨部管轄,如同政治作戰藝工組織。
              從清嘉慶年間到1970年代是台灣北管最盛行的時期,由於當時民間缺乏休閒娛樂,且基於廟會活動需求,因此參與北管子弟社團成為藝術學習、社會參與和信仰神明的管道。全台各地北管社團林立,各宮廟、行業幾乎都有所屬的北管軒社,平時閒暇之餘群聚在曲館學習曲藝自娛娛人,地方廟會活動則出陣遊行擔任神明的「駕前樂隊」,直屬宮廟或戲神誕辰時則粉墨登場,表演北管「子弟戲」,北管子弟社團的普及,正是台灣北管戲曲盛行的主要因素。
           在北管盛行期間,各地北管子弟社團眾多,且派系分明各据角頭不相往來,其中宜蘭、大台北、基隆、花蓮地區,有西皮、福路對立,台中、彰化、南投地區則有「軒園咬」。
              北管孫軒社的對立,原本只是技藝的較勁,不同派系相互「拼陣」互別苗頭,比較雙方的人氣(出陣人數)、排場(比如彩旗、鼓架)、表演的戲碼、曲牌數量,最後卻因好事者推波助瀾之下引發了械鬥衝突事件,全世界因戲曲音樂派系不同而發生械鬥恐怕只有「勇敢的台灣人」,由此可見當時北管在台灣社會的重要性。
              北管在道光年間流傳到基隆,從此盛行於基隆地區。咸豐元年(1851)基隆爆發漳泉族群械鬥,造成嚴重死傷,地方仕紳為化解族群對立衝突,倡議共同舉辦中元祭典普渡亡靈,以「拼陣頭取代打破頭」,由各姓氏輪流主辦「雞籠中元祭」,期望以宗親血緣關係,化解漳泉地域的對立,藉以彌平族群械鬥事件。
            當時各姓氏「拼陣」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地方上的北管子弟社團。每年七月十三「迎斗燈」,基隆北管社團莫不傾巢而出相互較勁,西皮、福路派戲神聖誕也要盛大公演以別高下,最後則引發衝突發生械鬥。
                北管西皮福路之爭源自宜蘭地區。從同治年間開始,蘭陽平原的福路派便以宜蘭總蘭社、羅東福蘭社、頭城統蘭社為首,與西皮派的敬樂軒、集和堂、暨集堂、集生堂等纏鬥不休。雙方長期對立、械鬥,引發官府強力鎮壓,將主事者處斬以平息爭端。至日治時期,西皮福路對立最激烈的區域卻是在基隆地區。
              根據《基隆市誌》記載,西皮、福路兩派以旭川河為界,雙方壁壘分明,在「輸人不輸陣」的觀念下,經常發生衝突。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曾出面協議,兩派社團將神尊迎至媽祖廟(慶安宮)奉祀,樂器、旗幟則全部沒收保管,以防止雙方互槓,但顯然並未平息西皮福路的抗爭情緒,雙方對立、械鬥事件仍層出不窮。
              根據台灣碩果僅存的北管職業劇團─宜蘭漢陽北管劇團老團主莊進才先生口述,日治時期西皮福路械鬥最嚴重就在基隆地區,他曾經親眼目睹雙方人馬,手持掃刀在街上追殺拼鬥的情景。當時北管戲班到各地演出,都必需先打聽當地所屬派系,以免因拿錯樂器(西皮/京胡、福路/椰胡)或演錯戲碼,引起紛爭。
            基隆的西皮福路之爭,西皮派以奠濟宮為大本營,得意堂為首,福路派則以城隍廟、媽祖廟(慶安宮)為主要據點,以聚樂社為首,雙方分庭抗爭、派系分明。每當發生對立事件,雙方同門軒社就會支援人手參與拼鬥,並以送菸酒、食品、賞金方式彼此相挺。其中比較特殊的是暖暖靈義郡原名「義興軒」,同治年間為了避開北管派系械鬥,改名為「靈義郡」既不屬西皮,也不屬福路,跳脫紛爭置身事外。
            西皮福路對立期間,雙方互不往來相互攻擊,凡發生衝突事件則以「先打再說」為原則,反正打贏了就有理,打輸就沒話可說,因此基隆流行「打贏就講贏」的俗語,意謂打贏了就有發言權之意。當時為避免落單被圍堵,外出如有經對方地盤還須繞道以策安全。按邱坤良教授〈民間戲曲散記〉記載:「福路派到台北時,以火車為主要工具,因汽車會繞過西皮派的地區西皮派的人搭火車時,則多到八堵站上下車,因為基隆火車站剛好在福路派的勢力範圍內。」派系對立連走路都必需繞道,可見其嚴重性。
                基隆北管子弟社團不僅在基隆對抗爭鬥,而且還到台北支援靈安社、共樂軒的拼陣,為同門社團相挺。基隆在咸豐元年漳泉械鬥之後,代之而起的是北管西皮福路之爭,質言之,漳泉族群械鬥雖已化解,但北管社團的對立卻取而代之,分類械鬥事件在基隆並未平息,而是從漳泉族群對立,轉換為北管社團西皮福路的派系之爭。
              北管西皮、福路的對立事件,大約從道光年間持續到大戰末期,長達百年。日治末期因皇民化運動禁鼓樂和戰亂關係,台灣傳統戲曲遭到壓制;戰後又因二二八事件國民政府壓抑台灣本土文化,台灣傳統戲曲日漸式微,之後又在國民政府西化、中國化的教育體制下,至今年輕人尚分不清南管、北管,更遑論西皮、福路、軒園拼。學校的音樂課沒有南北管音樂、歌仔戲曲調;歷史課本沒有西皮福路對抗的故事,台灣的教育過程就是讓我們忘掉自己,鄙視傳統文化,母語、傳統戲曲、陣頭都成為粗俗、不入流的象徵。
               基隆西皮、福路之爭早已成為塵封往事,基隆北管風華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流失,基隆中元祭轉變成元宵燈會,水燈遊行北管陣頭早被取代,北管社團僅存聚樂社奄奄一息,基隆北管社團倒館,北管子弟精神不見了,而代表基隆人的精神又是什麼呢?是「基隆沒錢吃飽就行」的飄泊性格,或是「輸人不輸陣」的氣魄?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