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戲曲
臺灣的北管戲曲、信仰與禁忌概談

                中國大陸並無「北管」之詞,臺灣所謂的北管是為區別梨園、九甲、車鼓等南管音樂系統之對稱。北管泛指閩南以外地區傳入臺灣(除客家語系外)的各種聲腔,其中最主要部分是亂彈。民間亦稱北管戲曲為亂彈,臺灣俗諺:「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可見亂彈在臺灣之地位。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雅部即崑山腔,花部為京腔、秦腔、戈陽腔、梆子腔、羅腔腔、二黃調統謂之亂彈。」臺灣的北管戲曲除亂彈之外尚包括雅部崑曲及其他各種聲腔,均被納入北管範圍,因此它的涵蓋面更為廣泛。
                北管音樂屬於板腔體,即曲調相同唱詞各異,但唱法演奏方式會因派別、師承之不同而有差異。北管唱腔有粗口、細口之分;老生、老旦、淨、丑皆屬粗口使用本嗓;小生、小旦則為細口使用假嗓演唱。北管戲劇語言民間稱為「官話」,是近似閩南語的湖廣話,一般觀眾不易理解。

兼具信仰、社交的娛樂

                自乾嘉以降歌仔戲風行之前,北管戲曲向為臺灣最盛行的民間戲曲,至今北管子弟軒社仍是本省最普遍的民俗社團。但大多只能演奏排子,成為喪葬陣頭或已變成純宗教性社團。能作演出的子弟軒社寥寥無幾。
                往昔農業社會時期全省各地職業劇團、子弟軒社到處林立,民間的廟會酬神、建醮活動總要聘請北管劇團來扮仙、搬戲才算正式和隆重。各地子弟軒社的排場清唱也是民眾最普遍的休閒娛樂項目。這些北管子弟平常士農工商各務其業,夜晚或閑暇之餘則聚在寺廟、社館學習北管曲藝,如地方上有廟會神誕或婚喪節慶則出陣遊行、排場,因此以前北管戲曲在臺灣除了娛樂價值之外,還兼具社交聯誼、宗教信仰、團結鄉里、教化民眾等多重社饋功能。

鼎盛到沒落

                北管戲曲分為西皮、福路兩大系統,福路派以梆子腔為主,民間稱為舊路,西皮派以皮黃為主,稱為新路。在鼎盛時期,臺灣中部、北部、東北部均曾發生派系對立現象,其中宜蘭、基隆地區的西皮、福路之爭尤為激烈。
                兩派最明顯的差異在於使用的主要樂器、社團命名、信仰神明。當時福路派以椰胡(殼仔絃)為主要樂器,以「社」為名信奉西秦王爺,在基隆,以聚樂社系統為代表。西皮派則以京胡(吊規仔)為主要樂器,以「堂」、「軒」為名號,並改奉田都元帥為戲神,在基隆,以得意堂系統為代表。
由於北管子弟對曲藝的執著產生門戶之見,加上一些「羅漢腳」(不務正業的單身男子)的挑撥以及地方士紳的支持,兩派子弟時而發生械鬥事件。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實施「皇民化」政策,各種民間戲曲均受摧殘,西皮福路之爭才日漸平弭。
光復之後北管曲藝雖有復興的趨勢,但由於生活型態的轉變、大眾傳播媒體的發展、休閑娛樂項目的增加及北管本身的語言隔閡等諸多問題,使得北管戲曲迅速式微。

戲神信仰傳說

                臺灣各劇種所祭拜的戲神各有不同,其中最普遍的戲神信仰是田都元帥或西秦王爺,這也是西皮福路兩大派系各自供奉的祖師爺。有關兩位戲神的相關傳說,雖然詳細內容有所差異,但主要母題則相類似。


1.田都元帥

                又稱相公爺、雷元帥。據記載,雷海青於天寶年間擔任朝廷樂工,管領梨園子弟,安史之亂時,唐玄宗兵敗出走,雷海青被俘,安祿山召其入宮演奏,雷海青以筑擊安祿山,事敗被殺,死後被尊為「音樂之神」。另一說法,樂工雷海青死後,安祿山造反,唐玄宗逃奔四川,雷海青顯靈保駕,天空中浮現「田都」二字,故拜為「田都元帥」。
                另外,民間傳說雷海青為私生子,母親將其棄於田埂,幸賴螃蟹吐沫餵養,乃能倖存。及長,進京赴考,一舉而為文狀元。後逢番兵進犯,因奸臣所陷,乃以文官掛武帥出征,連連敗北,被困孤城,乃派兵出城演戲,藉番兵疲憊之際趁機反擊。回京後雷海青又奉旨演戲,當時皇帝飾丑角,雷海青因取笑皇帝而被判死罪。未至秋決,番兵又來襲,雷海青奉命將功贖罪凱旋歸來。雖立戰功,但君無戲言,乃將「雷」字去首,易「雷」字而成「田」字,雷海青即成為「田都元帥」。


2.西秦王爺

                又稱郎君爺、老爺,據說即唐玄宗李隆基。玄宗在位期間,政治修明、人民安居樂業。昇平日久,朝政每下愈況,而玄宗風流文雅,醉心歌舞樂曲,並於後宮建築戲台,稱為「梨園」,網羅天下戲曲菁英作曲排演,盛極一時。後世將「梨園」視為戲劇界之代稱乃至此始,而唐明皇為戲劇界之始祖,梨園更奉其為守護神,亦為音樂界所奉祀。至安史之亂後,玄宗讓位避秦蜀之地,因此民間乃稱其為「西秦王爺」。

戲班規矩

                傳統戲曲稱劇團為「戲班」,戲班規矩是指在戲班裡必須遵守之行為。這些規矩,在不同劇種和戲班間大致相同。
 

  • 演員在拜師時必須準備豬腳等六種牲醴及紅包,以及三牲酒禮祭拜戲神,在整個學藝期間必須服侍師父之生活起居,並忍受學習階段的各種辛苦,然而這些規矩在現代社會中已逐漸被打破,反而變成是老師拜託學生前來學戲,深怕傳統表演藝術無人傳承。
  •  戲班於演完夜戲後大部分都睡在戲棚上,所有演員配有就寢位置,以每頂蚊帳象徵房間,放下蚊帳即表關上房門,其他人不得擅入,若要找人,必須「叫門」,以表示尊重。
  • 演員若扮演神明,必須在臉部畫一破綻,表示非正神,如:扮演「關公」者,通常會點一顆痣,因據傳過去曾有「關公」附身演員的狀況。
  • 扮演乞丐者,在舞台上唱乞食調,觀眾所賞賜之金錢,必須給文武場吃紅,因後場樂師亦有功勞。
  • 遇到建醮,主棚演出北管戲曲時,舞台上清一色由男性扮演,女性一律不可上舞台,以免觸犯神明等。
  • 演出關公戲之前,飾演關公之演員須先向戲神稟告。因演員扮演神明,恐瀆褻神靈,因此要先向戲神告知,以免關公之神靈附身。
  • 平時演出不可擅用「青龍偃月刀」,因「青龍偃月刀」為關公專屬兵器,一般戲碼和其他角色,不可擅用該兵器。


禁忌規範
                禁忌是指普遍共同禁止之行為。民間藝人大都信守梨園的禁忌,但因時代轉變,也有少數禁忌被不瞭解劇團習俗的觀眾所打破;但是劇團和演員之間,大致仍然維持著相關習俗,就劇團來說,仍有重要的規範作用,戲曲的從業人員都把這些禁忌當做是生活習慣的一部分,盡量不去觸犯。傳統戲曲禁忌大致可分成不可說、不可食及不可做三類。

1.「不可說」的禁忌
  • 不可說「蛇」:因戲班四處奔波演戲,時常住在野外,俗謂:「說曹操曹操到」、「講鬼鬼到」,擔心說「蛇」字就真的出現蛇,因此戲班提及「蛇」字必改稱為「溜」;也有戲神曾為巨蛇所困之傳說,所以不能說;另外據說演出當日若看見蛇,或有人說出「蛇」字,必有打架鬧事、道具或樂器損壞之事發生,因此藝人皆禁言「蛇」。
  • 不可說「狗」:傳說「西秦王爺」因唱戲而倒嗓(失聲),某次聽到狗吠聲,因而體驗出發聲方法,藝人遂將狗塑造成人形,加以供奉,稱為「將軍爺」;另據說「金雞、玉犬」均為「田都元帥」之朋友,「田都元帥」得道之後,雞犬也隨之成為陪祀的神明,藝人為表敬意,遂將「狗」改稱「幼毛」。
  • 不可說「豬肺」:因「豬肺」閩南語諧音「豬戲」,若說「豬肺」如同貶詆自己為豬等。
2.「不可食」的禁忌
  • 不可食「毛蟹」:戲班傳說「田都元帥」原為棄嬰,被丟棄在田埂旁邊,幸賴毛蟹濡沫餵養,戲班為感念毛蟹對祖師爺救命之恩,乃禁食毛蟹。
  • 不可食「豬舌」:因豬舌巨大,擔心食用後導致大舌頭(即口吃),演員演出時唱曲、唸白都會口吃故禁食。
3.「不可做」的禁忌
  • 不可帶狗上戲台:因狗會爭鬥,有演員不和之兆;且狗上台也有可能破壞劇團道具,因此不可讓狗上戲台。
  • 不可攜花上戲台:因「花」字閩南語為「混亂」之意,會影響戲劇順利演出。但現在劇團公演時,常有觀眾獻花,目前此項禁忌已被不知情的觀眾所打破。
  • 不可在戲班裡吹口哨:此為供奉「西秦王爺」之劇團的禁忌,因吹口哨有如召喚狗,對「將軍爺」不敬;而且戲班認為吹口哨會「吹」掉演出機會。
  • 不可踢倒鼓架:因踢倒鼓架意為「散鼓」,閩南語諧音為「散股」,表示劇團將解散。
  • 不可踢戲箱:因「踢戲箱」、「踢籠」,意同「散籠」,表示戲班將解散;戲箱中放置的都是劇團演出的家當,亂踢也表示對這個行業的不敬。
  • 沒演出不可擊鼓:擊鼓是為演出或排練伴奏,據說無故任意擊鼓,將會對劇團不利,此項禁忌是表示「動鼓樂」之隆重性不可兒戲。
  • 不可躺於戲箱上:因躺於戲箱上,閩南語音為「倒籠」,指戲班將倒閉;同時躺在戲箱上,也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 女性不可坐在放置頭盔之戲箱上:因民間認為女性「不潔」,若女性坐於放置頭盔之戲箱上,將使劇團遭到霉運。以現代眼光來看,這是充滿性別歧視的看法,但傳統劇團就是流傳著這種習俗。
  • 頭手鼓座椅不可擅坐:因「頭手鼓」是後場指揮,為表示對後場指揮的尊重,其座位不可擅坐。
  • 單皮鼓未敲打之前,其他樂器不得演奏:此項禁忌表示「單皮鼓」在劇團後場中具有領導的地位。
  • 演出時藝人不接受請主邀宴:對藝人而言,聲音的保養極為重要,舉凡辛辣及燥熱食物均須避免,若接受宴請則不便指定菜餚,因此劇團不接受請主之宴請。
  • 戴加官面具者不得講話:因演員戴上加官面具即代表「天官」,當然不可任意說話。
  • 不可玩戲班裡的道具娃娃:戲班將道具娃娃稱為「太子爺」,具神聖性,不得任意玩弄。

以上三類不可說、不可食及不可做各項禁忌,若不慎觸犯,必須祭拜戲神、焚燒金紙,並且鳴放鞭炮,藉以解除觸犯禁忌可能帶來的危機。其實禁忌的形成,主要是劇團演出型態和生活經驗有關,雖然不見得科學,但是對於從事傳統戲曲行業的人來說,遵守禁忌真的具有安定心理的作用。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