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統戲曲
台灣傳統戲曲風華-台灣的大戲(一)

【大戲簡介】

台灣傳統劇種歷來文獻分類不一,以日治時期文獻所載為例,即有亂彈(亂鳴)、南管戲、九甲戲(高甲戲)、四平戲(四評戲)、白字戲、歌仔戲、新劇、車鼓戲、採茶戲、滑稽戲、傀儡戲、布袋戲、皮猴戲、……等劇種。台灣的傳統劇種,可分為大戲、歌舞小戲與偶戲。所謂「大戲」是指由演員扮演各種腳色,裝扮各種人物,且情節完整,足以反映社會人生,藝術形式完整之戲曲。詳言之,傳統戲曲以詩歌為本質,主要在搬演故事,是結合音樂和舞蹈,在舞台劇場上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文學和藝術;由此可見,大戲是由音樂、詩歌、舞蹈、故事、講唱文學、雜技、演員裝扮、代言體以及劇場等元素所構成。

中國戲曲音樂主要建立於宮調、腔調、曲牌與板眼。宮調即調式,係七音十二律移調而來;腔調即是各地方言的語言旋律之音樂化,「《南詞引正》:『腔有數樣,紛紜不類。各方風氣所限,有:崑山、海鹽、餘姚、杭州、弋陽。自徽州、江西、福建俱作弋陽腔;永樂間,雲、貴二省皆作之;會唱者頗入耳。惟崑山為正聲,乃唐玄宗時黃旛綽所傳。……善發南曲之奧,故國初有崑山腔之稱。』」曲牌為元明以來南北曲、時調與小調等各種曲調之泛稱,每一曲牌均有一定之字數、句數、句式、平仄、韻腳與對仗,可產生美麗的音樂旋律;板眼則是用來決定曲子節奏的快慢,相當於目前的節拍。

詩歌與舞蹈自古以來即被認為是傳統戲曲的重要元素,如〈九歌〉是一套祭祀神鬼的舞曲,乃歌辭、音樂、舞蹈混合而成,可視為中國古代歌劇之雛形。王國維說:「楚辭之靈,殆以巫而兼尸之用者也。……緩節安歌,竽瑟浩倡,歌舞之盛也。……是則靈之為職,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樂神,蓋後世戲劇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時至今日,傳統戲曲中之唱詞、身段動作,仍保留詩歌與舞蹈之美。

至於故事與講唱文學,亦為大戲之重要元素。由於人物鋪陳情節為戲曲之基礎,因此故事便成為戲曲中不可或缺之要素。講唱文學之敘述方式,有先以散文講述故事,再以韻文歌唱;僅以散文作引子,主要以韻文詳細敘述;散文韻文交雜並用等形式,此即透過各種散韻變化,傳達戲曲之內容。

戲曲中武打動作,可視為雜技之援用。而演員於現實人生中之腳色,與戲曲活動中之腳色迥然不同,因此必須藉由人物裝扮,詮釋戲曲腳色裝扮,此亦為大戲中不可或缺之一環。代言體即是演員使用劇中人物之口吻,以第一人稱之方式演出,因演員代表戲曲人物,必然成為劇中人物之代言者。此外,劇場為人生舞台之縮影,劇場中之表演即為戲曲活動,演員退出舞台,戲曲便告終止。

由上可知,大戲必須具備詩歌、舞蹈、講唱文學、故事、雜技、音樂、演員裝扮、代言體與劇場等元素;再藉由前後場演員通力合作,將完整的戲曲之美呈現給觀眾。

【大戲劇種】

壹、南管戲

一、南管戲曲的源流

廣義的南管指大陸南方語系之音樂,然而台灣所稱南管戲,則指以南管(南音、南樂、絃管……)所演唱的戲曲,包括福建梨園戲中之小梨園(七子戲)和九甲戲兩種。梨園戲是中國最為古老的劇種之一,起源於福建泉州地區,主要流行於泉州一帶,以及閩南方言區的漳州、廈門一帶,後來流傳至台灣及閩南華僑聚集的南洋各地。南管戲是由宋代泉州古樂融合民間歌舞發展而成,宋代時,閩南劇團戲文沿用唐代遺制,故稱之為「梨園戲」。由於歷史較為悠久,師承謹嚴,口傳心授,至今尚保留不少獨特質樸的原始劇目,和《宋元舊編》中的南戲孤本,及其完整的音樂、曲牌和別具風格的表演藝術程式。而南管戲曲文三十六大套中,除佛、道兩套外,都和梨園戲劇本相同。因此大陸地區之梨園戲即為台灣所指之南管戲。

以南管之發展言,東晉五胡亂華,北方中原民族大舉南遷避禍,中原文化遂因而傳入福建閩南泉州一帶;及至唐末經王審知兄弟的推行,並吸收唐代大曲部分精華,與當地音樂結合,逐漸形成「南管」樂曲。宋朝王室為避金人,政治經濟南遷,因福建泉州是對外最早的港口,商船雲集,人口增加,文化日趨興盛,民間娛樂場所應運而興,於是一般藝人及愛好南音之士,遂競相創作新詞,使南音的內容更加充實。

元朝時,文人加入戲曲創作,南管一方面吸取元曲之內容,一方面模仿其風格從事創作。及至五大傳奇《琵琶記》、《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及《殺狗記》產生後,更豐富南管曲文;此外各地聲腔亦為南管所吸收、融合。至明代中葉以後,流行於江浙一帶崑山腔、弋陽腔傳入閩南,亦為南音所吸收,而創作亦日漸增多,迄清代,南管已相當成熟。

二、南管戲之派別與特色

福建的梨園戲又有大梨園(老戲)、小梨園(七子班、戲仔)之分。七子班又稱七色戲或七腳戲,即由七名童伶扮演生、旦、淨、末、丑、貼與外等七種腳色,台灣之南管戲,即以七子班最為興盛。大梨園由成人擔任演出,依派別之不同,又有下南、上路之分;小梨園則由十六歲以下少年所組成,音色較為甜美,原本多為王公貴人私有之家庭戲班。

「大梨園」中之「上路」,是指閩南以北傳入之戲曲;保存大量宋元南戲劇目,所反映的題材,大多敘述男女之悲歡離合。此外,音樂唱腔同樣是「南音」,但在曲牌處理和「管門」運用,以剛勁、淳樸及哀怨為主,別具風格,流傳民間的名曲相當多。

「下南」則為以泉州腔演唱的本地戲班;流傳之古劇目,紀錄本結構鬆散、脫節,文詞粗劣,唱白重覆,保留方言本色和濃厚的泥土味,是未經文人潤色,來自民間的型態。此外,其唱腔使用「南音」,具有粗豪的聲腔特色,但內容比較貧乏。

「大梨園」與「小梨園」演出之劇目,各有「十八棚頭」。所謂「棚頭」,即是戲碼,由於閩南語稱戲台為「戲棚」,因此梨園戲舞台所上演的十八齣戲,便稱為「十八棚頭」。

從南管戲主要特色觀之,其一是劇本題材均為文戲,描述之內容以愛情為主,無武打動作;其二為唱腔使用南管,曲詞及說白均以泉州方音為主;其三為後場伴奏以泉州絃管音樂為主,悠雅纏綿為其長。另外,其表演形式相當特殊,其中的「進三步,退三步,三步到台前。」與「舉手到目眉,分手到肚臍,指手到鼻尖,拱手到下顎。」一般認為係受傀儡戲影響,且與宋元南戲有密切關係。

三、南管樂曲

南管戲所使用之音樂為南管,又稱「南曲」、「南音」、「南樂」、「絃管」、「郎君樂」、「郎君唱」等,各地名稱不一。「南樂」乃就流傳地域而言;「絃管」指南管音樂以絲竹簫絃為主要演奏樂器;「郎君樂」、「郎君唱」指的是南管樂者祀奉孟府郎君為樂神。

南管樂曲分類有三:其一為「譜」,是純粹的器樂演奏曲,現存十六套,每套由四至七個樂章組成,演奏技巧較複雜,每套均有標題以概述樂曲之性質,如【四時景】、【梅花操】、【走馬】及【百鳥歸巢】等;其二是「曲」,又稱「散曲」,為供演唱用之單曲,唱詞發音亦以閩南泉州土腔為主,少數曲子則以北方話演唱,俗稱「南北交」,現存曲子近兩千首;其三稱為「指」,有譜有詞,可以器樂演奏,亦可歌唱,現存四十八大套,各套皆由數節組成,唱詞除部分為宗教樂曲外,大多出於戲文。

四、南管樂器

南管樂曲採用傳統五音工尺譜,但與崑曲等其它樂種之工尺譜稍異。演奏場面分文場與武場,文場為管絃樂器,武場為打擊樂器;使用之樂器有拍板、上四管(洞簫、二絃、三絃與琵琶)、下四管(響盞、四塊仔、叫鑼與雙音)及扁鼓等。其實,南管打擊樂器相當多,包括北鼓、花鼓、通鼓、大鑼、小鑼、銅鑼、銅鐘、大鈸、小鈸、鈕鐘、木魚、雙音、響盞、四塊、叫鑼與拍板等,視演奏方式擇用之。演奏套曲時,偶爾可使用十音之方式演奏,即以上四管、上四管、玉噯和笛子演奏。

五、南管樂神與傳說

相傳南管樂神為五代後蜀孟昶,俗稱孟府郎君。據說孟昶通曉音律,並擅製曲,其相關記載見於《舊五代史》;又據《溫叟詞話》所載:「因昶美丰儀,喜獵、善彈,好屬文,尤工聲曲。夫人心嘗憶昶,悒悒不敢言,私繪昶像以祠。復揚言於眾曰:『奉此神者,多子。』適宋祖見而問之,曰:『此何神耶?』夫人亦託前言,諱其姓曰『張仙』以對。帝聞之,即焚香拜祝,傳聞後果生子。乃敕封為『郎君大仙』,特賜春秋二祭。自是求子者多祀之,迄今不改。」目前台灣的南管社團,每年仍沿襲舊俗,舉辦春秋二祭,唯為社團間聯誼之便,通常鄰近地區之曲館,多將日期排開,祭典以不在同一天舉行為原則。

據說南管音樂曾獲康熙帝之青睞,西元一七一三年,康熙帝六十大壽,吳志、陳寧、傅庭、洪安及李義等人在御苑以五音演唱於帝前,由於音韻清麗,玉潤珠圓,豐饒流暢,深得帝意,帝欲賜以官職,而婉辭弗受;爾後又奏【百鳥歸巢】一曲寓意思鄉心切,帝感悟准其南歸,賜以「五少芳賢」、「御前清客」殊銜,臨行又賜「九曲黃龍傘」金絲宮燈,傳驛以歸。

南管演奏時,尚有「足踏金獅」之習俗,據說乃因以往演奏南管時,樂師坐於太師椅,為方便之故,須盤腿彈奏;然康熙帝以為盤腿較為不雅,乃將其墊腳金獅取出,供樂師使用。目前南管曲館,皆備有四尊金獅,供上四管演奏者踏腳之用。

六、台灣南管戲曲之發展

台灣文獻所見最早流行之劇種為小梨園,清康熙三十九年(一七○○)渡海來台之浙籍人士郁永河,於其《裨海紀遊》中的〈竹枝詞〉記載:「肩披鬢髮耳垂璫,粉面紅唇似女郎,媽祖宮前鑼鼓鬧,侏離唱出下南腔。」乾隆年間吳國翰〈東寧竹枝詞〉則有「第一時行七子班」之描述。由此可知,清朝初年,台灣南管戲曲活動已相當盛行。

台灣南管由閩南傳入,最初流行於澎湖地區,其次為嘉義,繼而彰化鹿港一帶,相繼設館,聘請南管藝師傳授唱曲及樂器演奏。日治之前,台灣南管戲仍以小梨園為主,如台南、新竹及澎湖地區,均有七子班的活動,演出之內容多為描述愛情故事的文戲。日治時期,南管戲逐漸改良,加入武戲內容,唸白亦代之以當地方言,而成為演唱「九甲戲」或「白字戲」之戲班;另一方面,由於日本對台進行思想控制,曾一度禁止南管設館傳藝。及至台灣光復,南管樂曲多以曲館形式流傳,南管戲則因演出環境所限,甚少演出活動。

一九六三年二月,「閩南樂府」招訓一批十三、四歲之女弟子,由李祥石、徐祥、陳令允及翁秀塘等人負責教學;當時學員所學劇目有:《呂蒙正》、《陳三五娘》、《朱弁》、《董永》、《韓國華》、《郭華》、《李三娘》、《高文舉》、《葛熙亮》、《蘇東坡遊赤壁》、《昭君和番》、《雪梅教子》、《陳姑操琴》及《招商店》十四齣大戲和《士久弄》、《番婆弄》兩齣小戲。學員於學習一年之後舉行公演,後來此批學習南管戲之女弟子,遂被稱為南管戲的「十三金釵」。沙鹿鎮「合和藝苑」吳素霞藝師,曾於民國七十七年榮獲教育部「第四屆民族藝術薪傳獎——傳統戲劇類」個人獎,為目前碩果僅存的南管戲金釵。

台灣之南管社團組織,遍及全省,全盛時期社團約有一百個團體。以泉州人聚居地的鹿港而言,南管音樂社團分為絃管(洞管)與歌管(品管)兩類。鹿港絃管五大館為「雅正齋」、「聚英社」、「雅頌聲」、「大雅齋」及「崇正聲」等團體。時至今日,南管音樂社團大多名存實亡,目前活動力較強的社團,有台北「閩南樂府」、「華聲南樂社」與「漢唐樂府」;清水鎮「清雅樂府」;沙鹿鎮「合和藝苑」;鹿港有「聚英社」及「雅正齋」;台南「南聲社」等團體。其中「漢唐樂府」、「清雅樂府」與「合和藝苑」尚有少數南管戲之演出,而「南聲社」曾至法國演出,並出版南管 CD ,獲得熱烈迴響。

一九九四年三月,彰化縣立文化中心於鹿港舉辦彰化縣全國文藝季,參加踩街與表演之南管團體有:台北「閩南樂府」、「浯江南樂社」、板橋「江之翠南管樂府」、新竹「崇孟社」、大甲「聚雅齋」、清水「清雅樂府」、鹿港「雅正齋」、「聚英社」、「鹿港國小南管社團」、溪湖「參樂成」、左營「集賢社」、鳳山「醉仙亭南樂社」、屏東「北極壇南樂社」、台東「南樂聚英社」,由此亦可約略窺知當時台灣南管團體活動狀況。此外,彰化縣文化局(前身為彰化縣立文化中心)正進行南北管傳藝工作,並於民國八十五年九月成立「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南管實驗團」(現隸屬於彰化縣文化局);而「彰化縣特色館南北管音樂戲曲館暨文藝之家」,亦於一九九九年七月正式成立,是一個兼具展演、文化保存與傳統戲曲學術研究的戲曲館。

 

貳、九甲戲

一、九甲戲的淵源與流變

高甲戲曾流行於泉州、南安、晉江、廈門及台灣等閩南方言地區。它又稱「九角戲」、「戈甲戲」、「交加戲」或「九家戲」,甚至有稱作「狗咬戲」者;台灣俗稱「九甲戲」,但新竹以北地區之藝人,亦以「白字戲」稱之,大陸則統稱「高甲戲」。稱「九角戲」,據說因其於梨園戲七子班基礎上,再加兩位武腳而得名;稱「高甲戲」,則是合興戲時期,演員常穿大甲,在廣場的高台上跳桌子而得名。據大陸藝人說法,因其「搭高台,穿盔甲。」故名「高甲戲」。

高甲戲孕育於明末清初,早期稱為「宋江戲」,至清朝中葉,發展為合興班,清末以後始稱高甲戲。因此台灣之「九甲戲」係由福建「宋江戲」演化而來。

宋江戲原為泉州地區民間遊藝陣頭,明朝陳懋仁《泉南雜誌》記載:「迎神賽會,莫盛於泉。游閒子弟,每遇神聖誕期,以方丈木板搭成檯案,索以綺繪、周翼扶欄,置几于中加幔于上,而以姣童妝扮故事。」有如台灣之「藝閣」。

閩南民間流行化妝遊行,尤以泉州為盛。村民每逢喜慶吉日或迎神賽會,便裝扮成梁山好漢,配以民間器樂演奏,於村鎮中遊行,或於廣場上排成「蝴蝶陣」、「長蛇陣」等帶有故事性之表演;演出節目仍為宋江故事,稱為「宋江仔」,繼之由成人組成職業戲班,搬演戲劇,稱「宋江戲」。台灣所流行之「宋江陣」當由此而來。

「宋江戲」之稱,源於演出之內容均為《水滸傳》梁山泊宋江與一百零八條好漢的故事而得名。後來宋江戲融合布袋戲、布馬戲和懸絲傀儡表演藝術,並大量引用梨園戲之身段與音樂,演出劇目亦不限於宋江故事,遂發展為「合興戲」;清末再吸收弋陽腔與徽劇等劇目與部分表演藝術,逐漸形成「高甲戲」。

二、九甲戲演藝特色

高甲戲源自宋江戲,其戲碼亦以武戲見長;俗諺說:「布袋戲上棚重講古,高甲戲上棚撞破鼓。」此乃意謂布袋戲演出首重唸白,高甲戲則以武戲為主,使用較多鑼鼓點,故言「撞破鼓」。

以唱工言,高甲戲演唱均使用本嗓,僅高音處代之以假嗓,每句末尾,昔日皆由後場幫腔,現已不用。高甲戲演唱之曲調,包括南管、傀儡調及民間小調,而以南管為主。高甲戲唱腔較梨園戲自由,且梨園戲唱多白少,高甲戲則反之。

從表演型態言,高甲戲深受布袋戲與懸絲傀儡之影響,因此許多身段動作與偶戲相似;其中又以丑腳最具特色,「高甲丑」在民間戲曲中堪稱一絕,其造型特殊,種類繁多,概分為公子丑、大肚丑、破衫丑、傀儡丑、傻丑、武丑、老丑、媒婆丑和家婆丑等類型,其基本身段分為頭手肩足臀五部分,且各有專門架式,演出時造型突出、動作誇張、詼諧逗趣,極為精采。

清末民初,晉江、南安及同安等地之高甲戲戲班相當多,當時京戲入閩,對高甲戲造成極大影響。如《中國戲曲志.福建卷》記載,高甲戲的表演程式、武打科套、鑼鼓經開始吸收京戲,並加以改編。

三、九甲戲的腳色

高甲戲(九甲戲)之腳色,主要分成生、旦、丑、北(淨)及雜等五類。根據《中國傳統戲曲音樂》記載:「生類有文武老生、小生、武生;旦類有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丑類有文丑(有長衫丑、公子丑、老丑、破衣丑、童丑、袍子丑、戇丑)、武丑(有長甲、短甲之分);北類有大花、二花、紅北(紅淨)、烏北(黑淨)等;雜類有監(太監)、套(龍套)、旗(旗牌)、軍(軍士)、武行。」

四、九甲戲的音樂與劇目

高甲戲(九甲戲)最初之曲調僅有【慢頭】、【玉交】及【漿水】等二十餘種,且變化不大,後來則豐富不少。各種曲調的運用,基本上依據曲調的風格而分類,喜樂之場面多用【相思引】、【金錢花】、【賞花】及【生仔走】等。憤怒時用【慢頭】、【南北漿水】、【撲燈蛾】、【緊玉交】與【剔銀燈】等;悲哀時用【生死地獄】、【越恁好】、【勝葫蘆】和【四邊靜】等;幽怨時則使用【倍思】、【相思曲】及【雙閨】等曲調。

高甲戲所使用之樂器,文場有笛、洞簫,小噯仔(小嗩吶)、二絃、三絃、殼仔絃、二胡、琵琶及拍板等;武場有大噯仔(大嗩吶)、大鈔、小鈔、大鑼、小鑼、大鈸、小鈸、響盞、通鼓、扁鼓及木魚等。以高甲戲整體後場樂器言,係以噯仔(嗩吶)為主樂器,配合堂鼓(唐鼓)及北鼓(小鼓)。以樂器使用的情形言,最早有品簫、笛、大噯、小噯、二絃、大鑼、大鈸、小鈸、通鼓、碗鑼、北鼓(小鼓)、板。後來又增加三絃、二胡、京胡、琵琶、月琴、北三絃、雙清、小鑼、雙鈴等樂器。

高甲戲大量從古典小說、民間傳說取材、改編,其中多為連台本戲,演出之劇目多達六百多本,但大多屬於幕表戲。高甲戲較常搬演之劇目有:《山伯探英台》、《牛頭山》、《白虎堂》、《白兔記》、《王昭君》、《西岐山》、《花田錯》、《取木棍》、《陳杏元和番》、《鄭元和》、《雙槐樹》和《麒麟山》等齣。

五、台灣九甲戲之流傳與現況

高甲戲傳入台灣約在清代中葉,於台灣流行之後,又與北管戲曲結合,形成本土化之九甲戲,因此風格上與大陸有所不同。台灣藝人認為九甲戲是以其「文戲武戲」交加、「南管北管」交加而得名,因此「九甲戲」又稱為「交加戲」。

台灣之九甲戲經常與南管戲(梨園戲)混淆,許多九甲戲劇團自稱為南管戲劇團,學者亦常將九甲戲誤認為南管戲。此乃因九甲戲之音樂與身段大多源自梨園戲;且早期之九甲戲戲班,多由小梨園戲戲班轉化而來所致。嚴格言之,台灣九甲戲泛指經過改良的梨園戲與本土化的高甲戲。

台灣的戲曲活動多與宗教有關,而最早盛行於台灣的小梨園戲(七子班),文詞典雅,曲調優美,雖深受文人雅士喜愛,卻因曲高和寡,難為一般市井小民所接受;且其風格又不符廟會活動熱鬧之需求,因此文武兼備,喧囂熱鬧的九甲戲乃廣為流傳。

九甲戲在台灣曾盛極一時,其中又以泉州移民聚集地區為主要據點,例如彰化縣伸港鄉,曾經是九甲戲盛行之地,其中的「新錦珠劇團」,成立於清朝中葉,被視為台灣最古老的九甲戲團。根據文獻資料及田野調查之統計,彰化縣境曾經出現之九甲戲劇團,有三十二個團體之多。此外,還有一些九甲戲藝人散居於台中縣后里、梧棲和台北縣三重地區。

九甲戲對台灣唯一土生土長之劇種——歌仔戲,也產生極大之影響;歌仔戲的【慢頭】、【緊疊仔】、【吟詩調】和【漿水】等曲調,均源自九甲戲。不過,目前台灣已無純粹之九甲戲班,當歌仔戲興起之後,許多九甲戲劇團解散,或改演歌仔戲,如「錦上花」的陳四川先生,以及「明華園」的陳明吉先生(一九九七年辭世),原本均係九甲戲演員;而早期風靡全省的「新錦珠」、「勝錦珠」與「新樂園」,早已煙消雲散;原為九甲戲劇團的彰化「正新麗園」、台北「新金英」以及新竹「錦上花」等劇團,目前均改演歌仔戲;而現在唯一尚有演出九甲戲的員林「生新樂劇團」,不但兼演歌仔戲,且該團周水松藝師亦已於一九九九年逝世。由以上觀之,九甲戲表演藝術已瀕臨滅絕,若不加以保護,不久的將來,九甲戲在台灣可能成為絕響。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