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戲曲
鑼鼓喧天話北管
               從清代中葉到日治時期,北管曾是台灣民間最盛行的音樂、戲劇。北管使用大鑼、鐃鈸、嗩吶等樂器,樂音高亢熱鬧喧昂,最能營造民間廟會的氣勢。兩百多年來鑼鼓喧天的北管戲曲是民間節日廟會、婚喪喜慶最主要的戲曲音樂。至今神明聖誕進香、遶境,最常聽到的仍是北管音樂;而廟會演戲酬神前,必先演一段「扮仙戲」,也是屬北管戲曲。
   
              中國大陸並無北管劇種,民間所謂北管原本是對應南管之對稱。隨著閩粵移民的播遷,最早流傳於台灣的是南管戲曲,南管在福建地區又稱南音、南樂、南曲,是閩南泉州地區的民間音樂。南管戲曲音樂優雅、文辭優美,深獲文人雅士喜愛,但因其精緻典雅、曲高和寡,一般基層民眾難以吟唱,而且南管優雅的節奏,並不符合廟會熱鬧的氛圍,因此自清乾隆嘉慶年間從福建以北地區傳入台灣的 「花部亂彈」,取代南管戲曲成為台灣最流行的戲曲音樂。除了北管戲之外,傳統布袋戲、傀儡戲、歌仔戲、客家戲、宗教活動,也經常援用北管樂曲。
   
              所謂「北管」原本是泛稱日治之前傳入台灣,非閩南、客家語系的各種音樂聲腔,其使用的語言稱為「官話」民間業餘北管社團則稱為「子弟」。北管子弟軒社是台灣民間數量最多的音樂社團,北管子弟坐場演奏、唱曲稱為「排場」,參加廟會遊行是為「出陣」,粉墨登場演出則稱為「子弟戲」。
   
              台灣民間北管子弟戲社團眾多,分別以堂、社、軒、園為各,清代、日治時期不同派系還曾經發生嚴重的對立、械鬥事件,例如宜蘭、基隆的「西皮福路之爭」、中部地區的「軒園拚」。而職業戲班以北管音樂曲調演出則稱為「亂彈戲」,台語俗諺:「吃肉吃三層(五花肉),看戲看亂彈」,顯示亂彈戲是台灣最受喜愛的傳統戲曲。現在台灣民間則將北管樂和亂彈戲都統稱為「北管」戲曲。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