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統戲曲
台灣的字姓戲

台灣民間流傳的「字姓戲」,又稱「家姓戲」或「單姓戲」;字姓戲是指以同姓者或聯合數姓為一字姓組織,為某項慶典活動,共同集資邀請劇團演戲;其形式係採輪流方式,形成競賽性質。

字姓戲籌辦方式通常是同一姓氏組織內,由爐主或管理人、角頭代表以公費辦理祭典、字姓戲及吃公(聚餐)事宜;而公費來源有由「會田」田租、公有店舖收入維持者,有由會員每年繳納費用者,亦有兼具以上兩種來源者。根據吳逸生〈愚齋隨筆--艋舺的字姓戲〉一文指出,艋舺地區頂郊人的字姓戲費用,起初多由船頭行業支持,後來不堪長期負擔才由各姓頭人派員勸募分攤;其中吳、林、陳、黃等大姓則由會員每年繳納費會以支應。至於字姓組織,各字姓有不同的入會規定,除以姓氏為基本入會條件之外,有的是固定會份,不再吸收新會員,此種方式是父死子繼,但會份僅由一位兒子承繼,其他兒子參拜,或由數子輪流祭祀;有些組織則不斷接受新會員的加入,使團體逐漸擴大。

台灣各地字姓戲的由來原因不一,吳逸生提及艋舺龍山寺和祖師廟的字姓戲,據說起初僅是為了增加新春的熱鬧氣氛,後來卻演變成頂郊(晉江、南安、惠安)人士與安溪人的族群競賽。而台中南屯字姓戲之產生,據傳與「老二媽」有關,根據《萬和宮史略》記載,嘉慶八年(西元一八○三),萬和宮增塑一尊老二媽,適西屯廖姓閨女遽逝,其靈魂飛往萬和宮,且半途廖姓閨女告知一位賣針線者,表示將前往南屯萬和宮看熱鬧,請轉告父母不必傷心,且家門前桂花樹下埋有龍銀,父母可取用,事後果然應驗,時值萬和宮老二媽舉行開光點眼儀式。又據民間傳說與胡台麗〈南屯的字姓戲--字姓組織存續變遷之研究〉調查指出,道光初年,萬和宮老二媽參加台中旱溪樂成宮媽祖出巡,遶境結束回宮之時,神輿變重無法抬入宮,萬和宮為迎合神意,應允每年三月二十一日起,漳、泉、汀、溫四府;二十六日起,犁頭店一帶張、廖、簡、江、劉、黃、何、賴、楊戴、陳、林等十一字姓,行三獻禮祭祀,且集資演戲,如此神輿才得以順利進入宮內。此後每年三、四月間依例舉行祭典,日期雖未固定,但多在媽祖誕辰前夕,並在廟前戲台演出字姓戲,通常連演二個多月。從此萬和宮不再年年參與旱溪十八庄的媽祖出巡,不過偶爾為表對旱溪媽祖之尊重,會陪同旱溪媽祖在南屯地區進行遶境活動;而由於廖姓閨女傳說,所以現仍流傳萬和宮老二媽每三年一次回西屯大魚池祖家之習俗,祭祀圈亦擴及台中西屯區。

根據資料顯示,台灣有字姓戲演出的,包括台北的慈聖宮和保安宮、台北中和廣濟宮、草屯南埔百姓公廟、南屯萬和宮及豐原百姓公廟……等處。然而各地的字姓戲至今多已不存或組織極小,如艋舺的字姓戲雖曾盛極一時,但早在一九五○年代即已消失,目前仍存在且規模最大的是台中南屯的萬和宮。

南屯字姓組織,歷經長期演變,台灣光復後宗教活動恢復自由,又產生不少新的字姓組織,根據胡台麗的調查,由於舊字姓組織具有封閉性,所以增加六個與原字姓相同的新字姓組織,多採聯姓方式,包括何藍、劉錢杜、周黃、賴羅傅、陳姚胡及廖姓;另外也產生吳、李、曾、蔡、謝、蕭、王尤游沈、余徐?、盧高等九個與舊字姓不同的新字姓組織,字姓組織總數達二十六個之多;光復後又歷經近六十年的演變,廟方表示目前已增至二十八個字姓組織,原漳、泉、汀、溫輪值已由萬和宮所代為辦理。萬和宮字姓戲,每日演出數齣,通常連演兩個多月,根據記錄,該字姓戲鼎盛時期,曾有一日演出十八齣戲的盛況。現今慶典期間雖僅維持一日兩齣的演出,但每逢媽祖生日前夕,仍然依例以競標方式,邀請劇團連演數週,形成南屯地區特有的演劇習俗。

根據民間藝師表示,昔日字姓戲演出題材以與姓氏有關的歷史故事為主,劇團無法找到適合之相關姓氏題材者,則須與頭人商訂其他劇碼;演出劇種以亂彈戲居多,如「樂天社」、「新美園」都曾演出字姓戲,後來改以歌仔戲為主,但未聞有布袋戲劇團參與演出;每年字姓戲,不論期間長短,演出劇碼不得重複,對劇團、演員是一大考驗;而演出正戲之前,依例仍須先演扮仙戲,為民眾祈福。

字姓戲消失的原因,其一是部份不肖份子利用各種方式侵佔會田、公款,導致公產流失經費短黜,引起組織成員反感,造成組織崩潰。其二是社會結構的改變,舊有住民搬遷、外來人口增加,使得原有信仰圈字姓內部產生局部質變;其三是現今娛樂媒體多元化、傳統戲曲逐漸沒落,觀眾大量流失,字姓戲已成為字姓組織既定的宗親活動之一,不再具有吸引民眾觀賞的魅力。

質言之,字姓組織通常與宗親力量、移民族群、祭祀圈有某種程度的關聯,其組織會因移民狀況、祭祀圈範圍的消長或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變化,因此早期字姓戲可說是結合同姓宗親觀念、民間信仰及團結族群力量的演藝活動,具有宗教、聯誼、教育、文化……等多重社會功能。然而時代環境變遷,傳統社會文化產生質變,字姓戲也受到重大衝擊,其原始意義雖然存在,但原有功能卻已產生極大的變化。

 

〔本文刊於《傳藝》雙月刊第 18 期,名為〈凝聚宗族向心力-台灣的字姓戲〉〕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