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統戲曲
台灣傳統戲曲大觀

在台灣傳統社會中,每當民間有廟會節慶、酬神還願,就會有鑼鼓喧天的傳統戲劇登台演出。傳統戲劇成為民眾最普遍的休閒娛樂,而廟口看野台戲也成為多數台灣人共同的生活記憶。在傳播媒體尚未發達、國民教育不普及的時代,傳統戲曲活動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它兼具宗教酬神、文化藝術、教育民眾、休閒娛樂、社交聯誼和促進經濟等多重社會功能,傳統戲曲不但反映了民眾的人生觀、價值觀,也為台灣文化藝術、社會變遷做了最佳見證。

所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戲劇反映真實的人生。戲台上的演員、戲台下的觀眾,每個人在不同的戲碼、不同的場景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腳色。人生有悲歡離合,戲曲也有喜怒哀樂。傳統戲曲「善惡終有報」和「大團圓」的結局,滿足民眾追求圓滿的心理需求。傳統戲曲不但是宗教活動的一部分,也成為傳統社會生活中重要的一環。

目前台灣傳統戲曲大致可分為大戲、歌舞小戲與偶戲三大類。

大戲

「大戲」是指由演員扮演戲劇腳色,代言劇中各種人物,且情節結構完整,藝術形式周全之戲曲,其構成元素包涵文學、音樂、舞蹈、美術、工藝等元素,再藉由前後場演員與樂師配合,將戲曲之美呈現給觀眾。台灣傳統大戲包括南管戲、九甲戲(高甲戲)、北管戲(亂彈戲)、四平戲(四評戲)、歌仔戲、客家大戲(客家採茶戲)及京戲等劇種。

˙南管戲

台灣的南管戲是指以南管所演唱的戲曲,其中以小梨園(七子戲)為主。南管音樂可分為譜、指、曲三大類,譜是指單純的樂器演奏、指內含詞和譜、曲即為唱曲,是以泉州腔演唱,而南管的樂器分為上四管及下四管,其中琵琶橫抱演奏及南鼓樂器在南管戲中具有重要特色。南管戲的表演形式嚴謹,動作細膩,一般認為深受傀儡戲及古代舞蹈的影響。其主要特色一是劇本題材均為文戲,劇情內容以愛情為主;二是唱腔使用南管,曲詞說白均以泉州腔發音;其三是後場伴奏以泉州絃管音樂為主,悠雅纏綿,深受文人雅士喜愛。

南管戲曲因其曲高和寡,不符合台灣廟會鑼鼓喧天的需求,目前台灣的南管多屬音樂社團,戲劇表演則僅存台中合和藝苑、台北江之翠和彰化南北管音樂中心實驗劇團等業餘劇團尚能演出。

˙九甲戲

高甲戲在台灣稱為九甲戲。受宋江戲影響,其特色是以武戲見長,所謂「九甲戲上棚撞破鼓」,形容演出時的熱鬧場面。九甲戲的唱功使用本嗓,演唱的曲調包括南管、傀儡調和民間小調,劇情內容多以對白表達,較少演唱;而身段動作深受傀儡戲影響,其中又以九甲丑最具特色,造型特殊、種類繁多,演出動作誇張,內容詼諧逗趣。台灣目前已無職業九甲戲劇團,僅存「新錦珠」一團業餘劇團。

˙北管戲

台灣俗語:「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表示肉類以五花肉最為美味,而戲曲則以亂彈戲最好看。在台灣民間廟會、節慶中都可聽到北管戲曲的演出,北管的曲風熱鬧喧囂,可說是是台灣的熱門音樂。北管戲曲所使用的語言稱為「官話」,是一種特殊的語言,一般觀眾難以理解。北管樂器分為文平和武平兩類,文平為絲竹樂器,用於文場;武平為打擊樂器,用於武場。而北管音樂分有西皮、福路兩大類,西皮屬皮黃系統,民間稱為「新路」;福路屬梆子系統,稱為「舊路」。

台灣民間演戲習俗,在演出正戲之前都必須先表演一段吉慶戲,稱為扮仙,屬於北管戲曲的一種,就是演員扮演天界神仙,向神明祈求賜福人間,因此北管戲在民間廟會節慶酬神演劇中,佔有重要地位。

˙四平戲

台灣的四平戲,可能是從潮州、漳州傳入,以四平腔得名,又可分為新四平和老四平兩種。四平戲的演出內容緊湊,場面十分熱鬧。目前台灣僅存少數四平戲藝人散居各地,純粹的四平戲劇團已成絕響。

˙歌仔戲

歌仔戲是台灣唯一土生土長的傳統戲曲,發源於宜蘭地區,至今約有百餘年的歷史,最初是民間歌謠小調結合車鼓小戲的身段形成,後來又吸收各種戲劇的音樂曲調,並吸收各劇種的戲碼、身段、道具,逐漸發展成一種內容豐富的新劇種。早期歌仔戲常演悲劇,因此其中的苦旦是歌仔戲特有的腳色。其曲調運用並無固定模式,其中以「七字調」和「都馬調」最為常用。其表演型態包括「落地掃」歌仔陣、野台、內台、廣播、電影及電視歌仔戲等型態;由於歌仔戲具有強烈的地方色彩,語言使用台灣通行的閩南語,內容多為民眾所熟悉的題材,因此深受觀眾喜愛,是最具台灣文化特色的劇種。

˙客家大戲

客家大戲是從客家三腳採茶戲發展而成的,是客家族群的代表劇種。其曲調以平板為主,客家山歌和民間小調次之,有時也採用歌仔戲曲調。它的唱詞以四句七字為主,演唱時最大特色是以數來寶的表現形式,經常語帶雙關,內容詼諧逗趣。

˙京戲

京戲自清末就傳入台灣,並風行台灣地區,1949年後許多京劇團也隨政府遷移來台。京戲的服裝有「寧可穿破,不可穿錯」的不成文規定,腳色依其人物個性不同有特定的裝扮;而京戲的臉譜則依據不同性格或特殊類型的人物,用各種顏色在演員面部勾繪特殊圖案,以表明人物身分、背景和性格特徵。

京劇的表演程式著重唱、唸、做、打;唱功是京戲的一大特色,演員必須練就各種演唱技巧,才能生動地表現劇中人物的情感;唸是指演員口白的功夫,表演時必須字正腔圓、流利清晰;做功是指演員的身段和表情,是演員詮釋人物腳色,表達情感,最為細膩的表演方式;京戲中的武戲必須熟練地操弄各種武器,配合翻滾跳躍動作,精湛的武藝表演,最受外國觀眾喜愛。

歌舞小戲

歌舞小戲表演人數較少、內容載歌載舞,且情節較為簡單,它的表演雖具有戲曲的特質,但又不如大戲演出形式那麼完整,因此稱為「小戲」或「歌舞小戲」。

小戲是由「民間歌舞」與「民間曲藝」或「說唱藝術」結合發展而成的表演藝術;其演出以歌和舞為表現的重點,演員腳色十分簡單,大多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而且演出時就地表演稱為「落地掃」,不需要上舞台穿戲服,樂器簡單、曲調簡單、演出時間短暫,演出內容詼諧逗趣,表演的形式具有濃厚的鄉土歌舞色彩,反映了民間的生活趣味和思想情感。台灣傳統小戲有車鼓戲、牛犁陣、桃花過渡、打七響、牽亡歌陣、三腳採茶戲等類型。

˙車鼓戲

車鼓戲是一種載歌載舞的民間小戲,是流傳於長江的「花鼓」流傳到閩南後,再隨著移民傳到台灣。車鼓傳到台灣後,結合當地的音樂和表演型態,演變成一種歌舞小戲。車鼓的表演很自由,以一旦、一丑為基本腳色,丑腳扮相滑稽逗趣,旦腳妖艷嬌媚;演出劇情多為男女互相調侃、打情罵俏,曲調簡單、重複,對白內容逗趣而詼諧,表演時即興成份濃厚。

˙牛犁陣

牛犁陣是台灣農村自發性的地方歌舞小戲,為早期農民於農閒時的休閒遊藝,內容活潑逗趣,反映農村生活輕鬆的一面。牛犁陣主要有水牛(演員手執紙糊牛頭)、小丑(農夫)、小旦(村姑)等腳色,演唱曲調以「牛犁歌」為主,多在廟口或街頭演出,採對唱、對舞,動作滑稽。因無特殊的表演技巧,動作、唱詞、道具、場地、內容皆不受限制,最能反映台灣農村社會的生活。

˙桃花過渡

桃花過渡是由桃花姑娘和撐渡伯,以簡單歌舞和相褒對唱演出,歌詞從正月敘述到十二月,歌唱間夾雜笑料對話,兩人一來一往互不相讓,並加入誇張動作,十分生動活潑;演唱時每段歌詞都可自由變化,是農業社會中深受民眾歡迎的歌舞小戲。

˙打七響

打七響又稱七響陣。演出時以「拍七響」為名,是一種以雙手拍打大腿、雙肩和前胸,並演唱「病子歌」等曲調「打七響」,以前是乞丐在行乞時所表演的歌舞,因在身上拍打七下故稱。除歌舞小戲外,「本地歌仔」〈呂蒙正〉劇中也有「打七響」一折。

˙牽亡歌陣

牽亡歌陣是台灣民間的喪葬陣頭,主要演員有法師、尪姨、娘嬤和小旦等四個腳色,其中法師是只唱唸不舞,尪姨、娘嬤和小旦則邊唱邊舞。其表演包括唱腔與對白兩大部分,唱腔部分最主要的曲調是「牽亡調」,內容即是法師帶領亡魂前往西方極樂世界所經歷的過程。演出目的除安慰死者家屬外,更具有警世教化的社會功能。

˙三腳採茶戲

三腳採茶戲是客家歌舞小戲,流行於台灣客家地區,因其腳色有一丑二旦故名三腳。演出時以一個小丑、二個小旦之間的相互戲謔調笑為主,內容詼諧逗趣,是早期客家居民生活的重要休閒娛樂。台灣的三腳採茶戲曲調以採茶腔為主,山歌和其他小調次之,由於傳統的三腳採茶戲使用很多不同的曲調,因此有「九腔十八調」之稱。其主要劇目是由張三郎和其妻、妹為主軸構成的十齣劇目。

偶戲

偶戲是以操弄「戲偶」表達戲曲情節的表演型態,除了以戲偶演出劇中人物之外,其他的表演幾乎和大戲一樣。偶戲的表演形式是以特定的戲偶來扮演劇中各種腳色,需要由演師來操弄戲偶;演師通常站在舞台後面,以繩索、支架或手掌來操弄戲偶。

偶戲涵括有唸白唱曲、操偶技巧、後場音樂及工藝美術等表演藝術。偶戲的演出是由主演者擔任所有腳色的唸白,五音分明乃是表演的一大特色;而操弄戲偶的技巧則是影響戲偶能否生動靈活的重要關鍵。此外,偶戲的後場音樂豐富,可謂是揉合各劇種之精華於其中;而其戲偶、戲台的雕刻、臉譜的彩繪及戲偶所穿戴的服飾等,都是民間工藝、美術等藝術的表現。

台灣的偶戲有三種,分別是傀儡戲、皮影戲、布袋戲。

˙傀儡戲

傀儡戲起源於古代陪葬所用的「俑」,是歷史悠久的民間戲曲。台灣的傀儡戲演出禁忌繁多,是台灣最為神秘的劇種。台灣北部、東北部的傀儡戲多應用在意外事件的除煞儀式,或開廟、戲台開台、鎮壓火災、驅逐「枉死鬼」等祭典儀式,目的在於驅邪除煞。南部的傀儡戲多應用於彌月、結婚和慶生時祭拜天公之前的除煞,具有淨壇和祈福功能。質言之,台灣傀儡戲的表演主要應用在宗教科儀,並非以娛神或娛人為演出目的。

˙皮影戲

皮影戲在台灣稱為「皮猴戲」,是指由人操弄以動物皮革所製成的戲偶,並利用窗影和燈光投射原理,所演出的戲劇。台灣的皮影戲戲偶大多以水牛皮製成,將全身分別以頭、胸、腰、手、臀、腿等部分裁製,再綁上鐵線或麻線,並依部位所需,塗上各種色彩,是精緻的民間工藝品。傀儡戲與皮影戲目前都僅保存於高雄縣。

˙布袋戲

布袋戲又稱掌中戲,是指以手掌操弄木偶的戲劇,也是台灣最普遍的劇種。其表演著重唸白和操偶技巧,並配合後場的伴奏或播放錄音帶、CD配樂。布袋戲戲偶和華麗的傳統戲棚,也是精緻的雕刻藝術。目前台灣布袋戲可分「古典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兩種,古典布袋戲偶較小,演出時著重操偶技巧;金光布袋戲戲偶較大,且造型華麗鮮艷,表演時配合聲光、特效,例如盛行的電視布袋戲即屬於金光布袋戲的一種。

 

隨著歲月的遞進與社會的變遷,台灣許多傳統戲曲都面臨失傳的危機,曾經盛行一時的南管戲、九甲戲、四平戲、南管布袋戲、潮調布袋戲都已經失傳;北管戲職業戲班僅存宜蘭「漢陽北管劇團」,傀儡戲也只剩高雄「錦飛鳳」一團而已,皮影戲劇團則只有高雄縣「復興閣」、「東華」、「永興樂」等少數劇團尚有演出;而歌舞小戲不但數量逐漸減少,昔時廟會活動中廟埕演出和遶境時的「街頭表演」,都已被「鋼管秀」和「電子琴花車」等劣質表演取代。而生命力最為強韌的布袋戲和歌仔戲,精湛的傳統表演藝術也由於演出場次不足難以維生,或因後繼沒人傳承不易,正在流失當中。這些曾是台灣民眾最為普遍的休閒活動,即將成為傳統藝術界裡永遠的驚嘆號。

台灣傳統戲曲涵蓋文學、音樂、舞蹈、美術及工藝之美的表演藝術,是台灣傳統社會民眾生活的要素,也是台灣常民生活、文化藝術的結晶。因此在台灣傳統戲曲瀕臨失傳的現在,如何培養傳統戲曲表演人才與觀眾,推廣傳統戲曲維護民族藝術,正是我們面臨的課題。在此現代文明昌盛,傳統文化式微,歐美日韓藝術流行、本土藝術沒落的時代,更需要大家共同傳承自己的鄉土文化、關心自己的民族藝術,以延續傳統戲曲的命脈。

 

〔本文刊於《傳藝》雙月刊第74期,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出版〕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