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
本地歌仔研究(一)

【摘要】

本地歌仔是歌仔戲最原始的表演型態。歌仔戲起源於蘭陽平原,最早是以落地掃型式,在廟埕、樹下或隨廟會陣頭遊行表演,演出者均為男性業餘子弟,並未穿著戲服,曲調、妝扮、身段均頗為簡單,演出劇目則以《山伯英台》、《陳三五娘》最為普遍。而後,本地歌仔吸收當時台灣民間所流傳的各種戲曲菁華才逐漸形成歌仔戲。

由本地歌仔的音樂、劇目、身段及妝扮,可以看出歌仔戲最原始的風貌,並觀察到歌仔戲由歌謠說唱形成歌舞小戲,再演變成大戲的過程。由於外在客觀環境的轉變和內在藝術意涵的不足,本地歌仔在現代社會中已經難以推展,目前僅存宜蘭「壯三新涼樂團」尚能做常態性的傳承與演出。其他本地歌仔班隨著老藝人的自然凋零,幾乎都已散班。因此保存、紀錄本地歌仔的戲曲藝術,便成為當務之急。

目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與宜蘭縣文化局已分別出版本地歌仔的劇本、音樂曲調的 CD 、錄影帶和藝人生命史,希望為台灣歌仔戲最古老的表演型式留下珍貴的歷史紀錄。

【前言】

本地歌仔是歌仔戲的雛型,屬於歌舞小戲的演出型態,由本地歌仔的表演中,可以瞭解歌仔戲最原始的樣貌,藉以追溯歌仔戲的演變過程。

本地歌仔目前僅存於蘭陽平原,在宜蘭地區,本地歌仔又稱為「老歌仔」、「傳統歌仔」或「舊卷歌仔」。其中本地歌仔才是最早的名稱,而老歌仔、傳統歌仔、舊卷歌仔,都是在本地歌仔發展形成歌仔戲之後才有的對照名詞,因有創新才有相對於「老」、「傳統」、「舊卷」之稱呼。

本地歌仔所謂的「本地」即指宜蘭而言,宜蘭人將這種發源於當地的劇種稱為「本地」,而稱歌仔可見最初是以歌謠小調為主體。戲劇之發展必由簡易而繁雜,中國戲劇由東海黃公、踏搖娘、參軍戲而形成各種戲劇;從宜蘭本地歌仔的演出型式,正可瞭解台灣的歌仔戲亦由歌謠形成歌舞小戲再發展為大戲的過程。

【歌仔戲的形成】

在連雅堂所著《台灣通史.風俗志.演劇》中提及當時台灣戲劇之記載:「台灣之劇,一曰亂彈,傳自江南,故曰正音。其所唱者,大都二簧、西皮,間有崑腔,今則日少,非獨演者無人,知音亦不易也。二曰四平,來自潮州,語多粵調,降於亂彈一等。三曰七子班,則古梨園之制,唱詞道白,皆用泉音;而所演者,則男女之悲歡離合也。又有傀儡班、掌中班,削木為人,以手演之,事多稗史,與說書同。夫台灣演劇,多以賽神,坊里之間,醵資合奏。村橋野店,日夜喧闐,男女聚觀。履舄交錯,頗有驩虞之象。又有採茶戲者,出自台北,一男一女,互相唱酬,淫靡之風,侔於鄭魏,有司禁之。」

《台灣通史》所載一九一八年台灣戲劇有亂彈、四平、七子戲、傀儡戲、掌中戲(布袋戲)、採茶戲等劇種,其中並未提及歌仔戲,可見在一九一八年《台灣通史》成書之前並無歌仔戲之名稱。雖然該書沒有記載,但並不表示歌仔戲尚未形成,或許當時歌仔戲被視為車鼓戲,或歌仔戲尚未普遍流傳,也有可能當時歌仔戲尚無固定名稱,而是以「戲歌」、「歌戲」或「歌劇」的名稱出現。

一般學者都認定歌仔戲起源於宜蘭,近年來則有幾位學者對歌仔戲發源於宜蘭之說提出質疑。茲針對歌仔戲的起源,就文獻史料、耆老訪談、移民結構、戲先生、「本地歌仔」名稱、現存劇團等提出六項論證,藉以說明歌仔戲的確起源於宜蘭。

(一)就文獻記載

根據《宜蘭縣志.人民志.禮俗篇》之載:「歌仔戲原係宜蘭地方一種民謠曲調,距今六十年前(按:約一九○○年)有員山結頭份人名阿助者,傳者忘其姓氏,阿助幼好樂曲,每日農作之餘,輒提大殼絃,自彈自唱,深得鄰人讚賞,好事者勸其把民謠演變為戲劇,初僅一、二人穿便服分扮男女,演唱時以大殼絃、月琴、蕭、笛等伴奏,並有對白,當時號稱『歌仔戲』。」

《宜蘭縣志》所記載言明歌仔戲發源地為宜蘭,創始者為員山人名為阿助者,其原始型態是民謠演變為戲劇,且由一、二人穿便服演出,即為本地歌仔戲的演出型式。

除了《宜蘭縣志》之外,《台灣省通志》亦採此說:「歌仔戲乃本省產生之唯一民間歌劇,其產生地在今宜蘭縣。該地出產木材,工人伐木喜唱山歌。民國初年,有員山結頭份人歌仔助者,不詳其姓,以善歌得名。暇時常以山歌,佐以大殼絃,自拉自唱,以自遣興。所唱歌詞,每節四句,每句七字,句腳押韻,而不相聯,雖與普通山歌無異,但是引吭長歌,別有韻味,是即為七字調也。後,歌仔助將山歌改編為有劇情之歌詞,傳授門下,試為演出,博得佳評,遂有人出而組織劇團,名之曰:『歌仔戲』。」

按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台灣歌仔戲史〉之言:「『歌仔戲』的原始唱調是由大陸傳來的『錦歌』變成地方民謠的山歌,它流行在蘭陽一帶民間,當時宜蘭火車未通,台北宜蘭間的交通只好沿水路,操船由淡水河往返,最初台北鑄生廠往宜蘭採購木材,宜蘭歌仔調(民謠)便隨著木材採辦人,沿淡水河而傳入台北,漸漸的受到各地歡迎學習而普遍」。又「歌仔戲的興起在民國初年,歌仔有歌謠的意思,是在宜蘭地方由山歌轉變而來的。」

此外,根據《台灣日日新報》一九○五年(明治三十八年)八月十八日第五版刊載宜蘭演歌戲之情形。此後,《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也陸續刊登台灣各地禁演歌仔戲(或曰歌戲)的呼籲。由《台灣日日新報》宜蘭演歌戲一文,可見當時宜蘭歌仔戲之盛行。

由上引述文獻史料,所有歷史文獻皆以歌仔戲源自宜蘭,且皆謂歌仔戲乃由民謠、歌謠演變而成。

(二)根據耆老之說

按筆者所認識的民間歌仔戲藝人之說,也全都認為歌仔戲源自宜蘭,問其所由則皆謂乃教戲先生所言。

目前歌仔戲口述資料最早的是陳健銘先生採訪黃阿和的回憶:黃阿和在十一歲那年(按:一九○五)農曆七月初四到羅東街震安宮觀賞放水燈遊行,第一次看到陣頭中有「冬山埤頭班」演出落地掃歌仔陣。可見在一九○五年之前,宜蘭已流行歌仔戲。

再根據內台、廣播歌仔戲重要藝人汪思明先生的說法:「歌仔戲是民國元年從宜蘭傳來的……」雖然民間藝人說法未必正確,但大多數藝人皆謂歌仔戲源起於宜蘭,而不說其他地方,必有其道理,而非道聽塗說。

(三)就移民結構而言

根據日本總督府一九二六年在宜蘭三郡「宜蘭」、「羅東」、「蘇澳」所做的籍貫調查,宜蘭地區 92.95 %為漳州籍,是漳州移民密度最高的區域,至今宜蘭仍維持「吃飯( puinn7 )」、「滷蛋( luinn )」、「酸酸( suinn1 )」、「軟軟( nui2 )」、「光光( kuinn )」、「 開門( muinn5 )」的漳州腔。

以福建移民的原鄉而言,泉州地區所盛行的是「南管」(南音),漳州所流傳的是「歌仔」(錦歌),因此隨著移民的播遷,漳州的歌仔傳入蘭陽平原之後,就結合車鼓的身段形成所謂的「本地歌仔」。

(四)早期歌仔先和知名藝人多出身宜蘭

在目前所得知的歌仔戲師父(歌仔先),除了《宜蘭縣志》所言的歌仔助是宜蘭員山人之外,其他的歌仔先和重要藝人出自宜蘭比例最高。比如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中所提的陳三儀(陳阿如)、汪思明、挑水夫、蘭笑仔(宜蘭笑)。《台灣省通志》所提及之游阿笑(即宜蘭笑)、溫洪塗等都是宜蘭人,民間藝人廖瓊枝的老師阿龜先也是宜蘭人。可見歌仔戲最起碼是盛行於宜蘭,因此早期歌仔戲的歌仔先多出自宜蘭。其中陳阿如將本地歌仔傳至台北,其女弟子游阿笑(即宜蘭笑)更組織劇團並將歌仔戲傳到全台各地。

(五)根據「本地歌仔」之名稱

宜蘭人稱最傳統的歌仔戲為「本地歌仔」,所謂「本地」即指宜蘭當地,如果本地是指台灣,則應稱「台灣歌仔」。假如是由外地流傳到宜蘭則不會稱本地,而且祇有宜蘭稱「本地歌仔」,可見歌仔戲的前身「本地歌仔」是源起於宜蘭當地。而後來有所謂的老歌仔、舊卷歌仔、傳統歌仔,也都是指這種流傳在宜蘭的本地歌仔,其他縣市則沒有這種名稱。

(六)本地歌仔僅存於宜蘭地區

本地歌仔的演出型態是以落地掃方式表演,筆者曾在彰化、林口、三重以及福建漳州、廈門地區見過歌仔隊表演,但僅有演唱歌仔調,屬於說唱形式,並無戲劇演出。目前台灣的本地歌仔,僅存於宜蘭地區,藝人分佈在宜蘭市、員山鄉、羅東鎮、冬山鄉及礁溪鄉等鄉鎮,一九九七年之前在羅東中山公園老人館和宜蘭市中山公園內都還有歌仔子弟聚集在公園內「滾歌仔」,但目前兩地均無此種表演。而唯一還有排練、演出者,僅存陳旺欉先生所指導的「壯三新涼樂團」和「宜蘭高商地方戲曲社」而已。

無論就文獻史料、耆老傳言、移民結構、歌仔先出身、本地歌仔名稱或現存劇團都證實歌仔戲的確發源自宜蘭。

至於歌仔戲的創始則眾說紛紜,其中《宜蘭縣志》謂歌仔戲創始自歌仔助,文中受訪耆老且提及歌仔助創立歌仔戲之過程。歌仔助者,按宜蘭歌仔戲研究者陳健銘先生之考證,歌仔助本名歐來助,生於一八七一年,曾在宜蘭員山和台北貢寮教戲。

歌仔助之說後為《台灣省通志》所援用。但如根據黃阿和之說:黃阿和的老師是流氓帥(或鱸鰻歲),流氓帥又師承自貓仔源,而貓仔源同時也是歐來助和陳阿如的老師,因此如依此說,歌仔戲在歐來助之前便有師承。

又按宜蘭市本地歌仔藝人之說,將歌仔調傳到宜蘭的是唐山人陳高犁,來台之後在宜蘭大福教戲;如按礁溪本地歌仔藝人陳松之說,歌仔戲是一位唐山的歌仔先,來台經商時遭遇颱風,船隻被風浪吹到頭城大坑罟(今頭城鎮大坑里)附近,於是登陸暫居並在當地傳授歌仔戲。

由上述資料關於歌仔戲之創始者,至少有歐來助、貓仔源、陳高犁、唐山歌仔先等四說。但戲劇形成絕非一人所能創造,畢竟戲劇涵蓋範疇廣泛,劇種之形成必經歷長期集體創作而成。因此祇能認定,歌仔戲傳說中的創始者,可能是歌仔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人物,歌仔戲的形成是歷經長時間共同創造,歌仔戲應該沒有所謂的創始人,也沒有必要去追溯或推論一位歌仔戲的創始者。

【本地歌仔的演出型態】

(一)排場與落地掃

本地歌仔最初的常演型態並非登台演出,只是在廟埕、樹下「排場」演唱或隨廟會遊行隊伍做「落地掃」型式之演出。

所謂「排場」是指定點表演以樂器伴奏、分扮腳色演唱歌仔,這種說唱形式或許是歌仔戲最原始的演出型式。而「落地掃」是指遊行時行進式演出,這種「歌仔陣」的演出方式,至今在宜蘭地區仍可見到。

介於排場演唱和落地掃演出之間另有一種表演方式稱為「請路」,意即在廟會或出殯隊伍中,邊走邊唱無身段作表,也是屬於說唱形式的表演。這種陣頭式表演也稱為「歌仔陣」。而「請路」與「落地掃」(土腳趖)最大不同在於沒有身段動作而已。

落地掃的表演方式屬於歌舞小戲,演出時是以遊行陣頭的方式,「邊走邊扭邊唱,後頭有四管樂手(按:四管即殼仔絃、大管絃、 品仔(笛)、月琴)助陣,隊伍兩側幾個舉著火把(打馬火)的和兩個負責拿竹竿的人隨行,歌仔陣走到圍觀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把四根竹竿架開,臨時圍成一個四方形的場子,角色就在場地中間表演起來,後場樂師則站在竹竿的外沿彈奏。」

這種落地掃演出方式與台灣民間盛行的車鼓戲表演型式相同,只有以竹竿架開圍出表演區不同而已。

(二)本地歌仔的登台表演

本地歌仔的演出以排場和落地掃、請路方式為主,至今本地歌仔也仍然保留這種表演型態。至於本地歌仔的登上舞台表演,根據陳嘯高、顧曼莊先生的說法是:「有一次逢節酬神臨時搭草台唱四平戲,四平戲剛唱完,舞台空著,『車鼓戲』演員趁機會跑上台去,接著就演,結果也很受觀眾的歡迎。從這時候起,『車鼓戲』漸漸由平地轉移上了舞台,漸漸成為舞台上的新戲曲。由於它的前身是『歌仔陣』,群眾對這新戲曲起了個新名稱,叫『歌仔戲』。」

上文除說明歌仔戲如何登上戲台表演之外,亦說明歌仔戲最早也稱為車鼓戲。其實本地歌仔無論就曲調、身段、妝扮、表演型態來看,都與車鼓戲相似,可見車鼓戲對歌仔戲影響之大。

如根據《宜蘭縣志》耆老蘇星輝先生的口述,則早在歐來助二十幾歲(約一八九○年代)傳授歌仔戲時期,就已「登台演戲」。

再根據陳旺欉先生敘述,日治時期本地歌仔已同時具有台上、台下兩種型態;日治末期,本地歌仔登台表演通常是配合廟會慶典,或應日方邀請才能演出,以酬神為例,白天要參加遶境,晚上則正式登台表演,演出前先排場,以大調演唱〈郭子儀大拜壽〉代表扮仙,有別於北管的扮仙戲。

當時戲台的搭建是以竹材搭架舖上木板,台頂以帆布或稻草覆蓋。台上則放置一張桌子,作為前後台的分界,桌子後面放幾張椅子作為演員休息區,這種型態已脫離歌舞小戲,而發展成野台大戲的雛型。

(二)滾歌仔的子弟

本地歌仔最初並無職業演員,祇是農村青年在閒暇之餘自娛的娛樂項目,所有藝人都屬於業餘子弟,因此學習本地歌仔表演戲劇就稱為「滾歌仔」,意即玩樂嬉戲之意。而且在男尊女卑的社會裡,正如同其他傳統戲曲一樣,早期所有演員皆為男性,無論職業(內行)或業餘(子弟)均無女性演員。

在文獻中首度出現的女藝人是游阿笑,《宜蘭縣志》之載:「林阿儒(按:即陳三如、陳阿如)有徒游阿笑者,組織藝聲社劇團,技藝超群,為當時全台知名人物,該團三十餘藝人,又分散省內各地為師傳藝,學徒男女兼收,至今已有四十年歷史」。根據陳健銘先生的考證:游阿笑生於一九○六年,其父與陳阿如熟識,當時陳阿如見年方十五歲的游阿笑唱曲音色頗佳,乃收為唯一的女弟子。並將平生所學傾囊相授。如按廖瓊枝女士之說,知名歌仔戲藝人呂秀(生於一九○七年),於一九二二年在豐原學戲,是第一批進入戲班學戲的女性。綜合以上資料推論,歌仔戲女藝人出現則在一九二一年左右,而早期本地歌仔根本沒有女性參與「滾歌仔」。

呂訴上〈台灣戲劇的女優團演變史〉則提及:約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間,由嘉義市柯清水組織一團「嘉興社女優團」,角色全部以少女來扮演。不過這已經是本地歌仔成為歌仔戲,且由業餘子弟轉為職業演員的型態。

總而言之,本地歌仔最原始的演出型態都是在廣場、樹下排場或隨廟會遊行隊伍做落地掃型式表演,也有以「請路」做行進間演唱,後來才登上舞台。最早的本地歌仔演員是農村業餘子弟,且幾乎全為男性,他們學習本地歌仔作為休閒娛樂,並非以演出為業。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