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
台灣女性與歌仔戲

發源於宜蘭的歌仔戲,形成之初稱為「本地歌仔」,以落地掃形式演出。最初只有《山伯英台》、《陳三五娘》、《呂蒙正》、《什細記》四齣劇碼,稱為「四大齣」。四大齣的劇情內容皆以纏綿悱惻的愛情為主題,透過女主角追求愛情婚姻的過程,呈現出女性在傳統文化壓力下企圖擺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自主意識。

傳統社會男尊女卑是固有的觀念,在傳統文化的衝擊下,女性在婚姻過程中都是處於被動、被追求的角色,對於自身的愛情婚姻雖有理想性卻無自主權。但在四大齣劇情中,卻都出現女性主動追求男性,或是刻意為男主角製造機會的劇情。藉由通過女性主動爭取婚姻自主的渴望,坦率地傳達出與傳統社會禮教不同的價值觀。比如《山伯英台》劇中,英台臨別前再三暗示山伯自己是女性,並要求山伯到她家提親,最後更是投身墓中以身殉情;《陳三五娘》劇中,五娘拋荔枝向陳三示意,最後反抗其父命與陳三私奔;《呂蒙正》劇中,劉月娥刻意將繡球丟給呂蒙正,不顧父親反對而堅守婚約,事後更與父親決斷親情;《什細記》劇中,沈玉倌、白玉枝也都是主動向情郎示愛。劇中的女性與父母強烈對抗、違反傳統社會常理的表現,在傳統父權社會裡,這種行為無疑是對威權的反動,但卻能撼動人心。

早期,歌仔戲角色均由男性飾演,女性限於傳統社會規範只能在家相夫教子不可在外拋頭露面,更遑論登台表演。隨著時代的轉變,女性開始走出戶外,參與社會事務、工作求職。一九二○年代,女性始加入歌仔戲表演,逐漸取代男性演員的地位,現今台灣的歌仔戲班幾乎以女性演員為主,小生亦由女性扮成。也因為女性演員的加入,產生大量「哭調」的曲調。音樂風格反映時代背景與人民生活,歌仔戲哀怨動人的哭調,其實是反映當時台灣女性的悲情與苦悶,而藉由哭調渲洩內心的鬱卒,引起觀眾的共鳴,成為內台歌仔戲的重要曲調。

在封閉而現實的傳統社會中,傳統規範對於女性而言形同枷鎖,在種種限制無法突破傳統價值觀表達自我意識下,只好借助戲劇表演來傳達寄託其希望與夢想。因而廟會觀眾以女性居多,歌仔戲劇情自然以女性角度做最大訴求。戲劇中的女性如同現實社會裡,被要求遵守三從四德、堅守貞節,對於父母專權、門當戶對等傳統婚姻規律需逆來順受,但最後卻以女性堅韌的態度與對愛情的執著反抗傳統。劇中女性對感情的自主及女追男的劇情,因為褪去沉重的傳統道德觀念而貼近百姓的情感思想,對於現實中被決定、主宰的女性而言,亦是莫大的精神宣洩與期望。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