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戲曲
北管戲曲與台灣社會(一)

【北管戲曲發展背景】

一、福建戲曲音樂流傳台灣

台灣從十七世紀初期開始,便有來自福建漳、泉兩州的移民;明朝天啟年間,因荷蘭人墾台,也招募福建沿海居民來台開墾;明崇禎年間,滿清入關,福建沿海居民也有不少人避難來台:明永曆年間,鄭成功也曾率眾、招撫流民來台屯居;清延雖曾數度發出禁令,嚴禁大陸居民來台拓墾,一直到乾隆二十五年才全面解禁,於是渡海來台的移民越來越多。

隨著福建移民來台,當地的風俗民情與文化、戲曲也播遷至台灣。而台灣早期移民以福建漳、泉和廣東客家族群為主,因此大陸閩粵地區的民間戲曲,便成為台灣早期民間戲曲的主要來源。

二、民間盛行演劇酬神風氣

由於台灣早期移民冒險渡海來台,海難頻傳;抵台之後,又要面臨生存壓力、漳泉、閩粵械鬥及各種天然災害與瘟疫;偷渡民眾每逢生活遇上困難與紛爭,也不敢尋求清廷的保護和調解。由於這些緣故,台灣民間宗教力量便成為民眾精神最大的寄託,每逢神誕、建醮、謝平安……等宗教活動,都必須酬神演劇,進而促使傳統戲曲的蓬勃發展。

三、民間最普遍的休閒娛樂

傳統演劇活動最主要的目的是酬神,但也兼具娛人的社會功能。傳統社會缺乏娛樂活動與場所,伴隨宗教信仰而來的演劇活動,便成為民間最普遍的休閒娛樂。

除職業劇團外,在移民社會中另有子弟結社,各種宗教性、娛樂性組織的出現,目的在於互相協助、聯絡感情,最明顯的是戲曲技藝結社,提供子弟一個良好的休閒環境。而子弟社團的戲劇活動比職業劇團更為普遍而熱烈,其中以北管子弟社團最為興盛,在職業劇團與民間業餘戲劇社團雙重的推波助瀾下,也促使戲曲活動的盛行。

四、常民生活文化普遍需求

除演劇酬神的宗教理由外,民眾還願、道歉、打賭、處罰,也時有演戲活動;此外,熱鬧喧囂的北管戲曲更是富豪之家喜慶、壽誕裡重要的助興節目;團結地方力量的家姓戲也不可或缺,這些因素都進而促使傳統戲曲約蓬勃發展。

五、經濟社會力量推波助瀾

當城鎮經濟、社會等條件發展到某一程度之後,才能促成北管社團的興盛。清初至中期,台灣各地普遍開墾,地方豪族、墾首與租戶,都擁有不少佃戶與墾民,很多大戶都有自己的北管戲班或子弟社團,作為團結族群,以及族人、墾民娛樂之用。另外,某些城鎮也有子弟社團的出現,作為宗教、團結族群與聯誼之用:而且通常是當重要城鎮的子弟軒社成熟後,才又進而影響、促進偏遠地區子弟社團的成立。子弟社團不以營利為目的,其成立與活動,必須仰賴地方父老與紳商長期的經濟支持與文化認同。以新竹與彰化為例,都是當時經濟條件達到成熟後,才能厚植子弟社團的蓬勃發展。如新竹的「新樂軒」便是以北門商家為主的北管社團,因地方仕紳參與的相當多,又稱「紳士軒」;「集樂社」由建築木匠所結社;「和樂軒」則是染布匠所屬的北管社團。彰化「集樂軒」有街長楊吉臣與其子楊英梧的支持;鹿港「玉如意」則有辜皆得的贊助與實際參與。「彰化四大館」中的「梨春園」、「集樂軒」和「繹如齋」在日治時期,都已經有本身專屬的曲館,可見其經濟實力與地方紳商之間的密切關係。

【北管戲曲的淵源與流傳】

清代中葉以至終戰之前,亂彈戲曲曾是台灣民間最為盛行的傳統戲劇,兩百多年來喧囂熱鬧約北管戲曲響徹台灣時空,不論節令廟會或婚喪喜慶,激烈喧騰的亂彈樂曲,都是台灣歷史舞台上最為重要的背景音樂。台灣俗語:「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形容肉類以五花肉最為美味,而戲劇則以亂彈戲最為好看,可見其深受觀眾歡迎的程度。

台灣最早流行的戲曲音樂是南管曲藝,它精緻典雅,曲文優美,深獲文人雅士的喜愛:但卻因為曲高和寡,一般底層民眾難以吟詠,而且南管優雅、舒緩的音樂節奏,並不符廟會熱鬧的需求。因此,清朝乾隆、嘉慶年間,花部亂彈傳入台灣之後,「北管」迅即取代「南管」,成為當時台灣最為流行的戲曲音樂。

亂彈原本是尊崇雅部崑曲,貶抑其他聲腔的稱謂,清朝李斗的《揚州畫舫錄》記載:「淮鹽務例蓄花雅兩部以備大戲。雅部即崑山腔,花部為京腔、秦腔、弋陽腔、梆子腔、羅羅腔、二黃調統謂之亂彈。」雅部指崑曲,原有尊崇崑曲的意思,其各種聲腔都屬於花部,統稱為亂彈,乾隆以降,通俗質樸的花部亂彈便盛行於民間。也就是說,清朝中葉所謂「亂彈」指非崑曲的各種聲腔。焦循《花部農譚》則說:「梨園尚吳音(即崑曲)」,然而「吳音繁縟,其曲雖極諧於律,而聽者使未看其文,無不茫然不知所謂。」而「花部者,其曲文俚質。」「雖婦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氣為之動蕩。」花部亂彈俚質通俗,所以深受一般民眾的喜愛。大陸並無「北管」劇種,台灣早期文獻亦無此名稱,「北管」原本僅是「南管」的對稱。「管」可能是「曲館」的意思,民間稱呼演唱南音、南樂的曲館為「南館」,後來以訛傳訛,於是變成「南管」或「北管」的稱呼。

以「北管」與「亂彈」兩個詞彙的關係來說,「北管」泛指早期傳入台灣,所有以官話(正音)演唱的各種聲腔,以及非閩南、非客家語系的各種音樂,均統稱為「北管」:因此,北管戲曲的內容非常龐雜,凡是福佬、客家以外的所有樂曲,都被歸為「北管」的範疇,而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亂彈」戲曲。因此台灣民間所稱的「北管」多專指「亂彈」,也就是說,台灣的北管包括花部亂彈與雅部崑曲,狹義的北管專指「亂彈」;而廣義的北管,還包括崑曲、四平腔和其他非福佬、非各家系統的各種聲腔。

北管戲曲所使用的語言,是一種變質京音,或湖廣地方話,例如「何不獻上」唸成「ㄏㄜˊㄅㄨˋㄏㄧㄢˋㄕㄤ」,「魁星走動」,唸為「ㄎㄨㄟˊㄒㄧㄥㄗㄠㄉㄨㄥˋ」,其語言既不是國語也不是台語,相當不容易瞭解。

台灣戲曲諺語:「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這句俗諺也流行在閩西和閩南地區,可見台灣亂彈和廣東漢劇、海陸豐西秦戲及閩西漢劇之間,可能有某種程度的關連。連橫的《台灣通史.風俗志》記載:「台灣之劇,一曰亂彈;傳自江南,故曰正音。其所唱者,大都二簧西皮,間有崑腔」,「台灣之劇」演唱二簧西皮,間有崑腔的亂彈應是日治之前傳入台灣,成為亂彈「新路」的皮黃戲,和日治時期由上海京班、福州京班傳入的大陸京劇有所不同。一九二 O 、三 0 年代大陸京劇於台灣流行一時,也被稱為「正音」或「北管」,民間則將它稱為「外江戲」,但和台灣亂彈是屬於不同的劇種。

北管戲曲的內容多為歷史演義和英雄傳奇故事,在移墾社會中,民眾需要的是積極的精神,因此這類題材較諸曲調婉約的才子佳人故事,更能獲得普遍的共鳴;加上清初以來官方對於正音的提倡,而子弟社團更以能夠演唱「官音」為雅事,也促成了北管戲曲在台灣社會的迅速流傳。

【北管扮仙戲】

北管戲曲之所以被認為神聖而隆重,與其「扮仙戲」有必然的關係,因為扮仙酬神祈福是民間演劇最重要的目的。俗諺說:「誤戲誤三牲」,表示耽誤演戲便是耽誤祭典儀式,可見廟會活動中演劇酬神的重要性。

台灣演戲習俗,在正戲演出之前必先表演一段「吉慶戲」,民間俗稱「扮仙」,也就是演員扮演夭界神仙,向神明祈求賜福的情節。而「扮仙」與否也成為請主是否給付戲金的標準,只要演過扮仙戲,即使突然因為天然災害等因素而無法繼續演出正戲,請主仍然必須支付所有戲金。

北管扮仙戲分成神仙戲與人間戲兩部分,神仙戲的內容大都描述某位神明的壽誕,三仙、八仙、天官或各星君前往祝賀並賜福信徒的情節。人間戲則演出人世間的吉祥故事,情節都是敘述歷史人物金榜題名、闔家團圓或是功成名就、封官晉爵的內容。

常見的神仙戲有《三仙白》、《三仙會》:其次是《醉八仙》、《天官賜福》;再其次是《蟠桃會》、《富貴長春》;人間戲常演劇碼是《金榜》、《卸甲》、《封王》及《封相》等齣,其中又以《金榜》最為普遍。

北管扮仙戲的唱詞與台詞,都是吉祥語,扮仙戲劇情都是描述神仙賜福與加冠晉祿,例如在《三仙白》與《三仙會》中的主要腳色是福、祿、壽三仙,以及魁星、麻姑和白猿,三仙代表福氣,魁星象徵功名,麻姑獻壽表示長壽,白猿獻蟠桃則是代表長生不老。在扮仙戲中,反映了人民對於未來的期望,這些願望包括功名、升官、長壽、富貴、福氣、祿位、喜氣、祥瑞、生貴子和闔家團圓等,都是充滿喜氣和吉祥如意的希望,人民向神仙表達這些期望,神與人之間的關係在扮仙戲中獲得最佳溝通。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