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
「曲罷不知人在否?」-關於本地歌仔
 

本地歌仔是歌仔戲最原始的表演型態。

百餘年前福建漳州地區民間流行的「歌仔」,隨著移民的播遷傳到蘭陽平原,當時農民在閒暇之餘,經常在廟埕、樹下以簡單樂器伴奏演唱歌謠小調自娛。爾後又加上車鼓弄的動作,且分扮角色演唱有故事情節的曲目,於是發展成一種歌舞小戲,當地民眾暱稱這種形成於地方上的小戲為「本地歌仔」。

本地歌仔的音樂多來自漳州的歌仔和車鼓的曲調,以七字仔、大調、雜唸為主,其它還有背思仔、藏調仔、送哥調、留傘調、撐渡調、狀元調(乞丐調)等,曲調種類不多,而其中又以漳州歌仔「四空仔」演變而成的七字仔最普遍,本地歌仔的曲調有九成以上是由七字仔構成,而以節奏的快慢表達戲劇情境。而過門及串場音樂則悉用車鼓曲調「雙叉譜」空奏。本地歌仔唱腔的數量遠超過口白,劇中每有長篇唸白都是出現在三花(丑角)調笑或唸「喀仔板」(數板)之情節,質言之,本地歌仔是純以唱腔陳述劇情的歌劇。

本地歌仔的伴奏樂器,文場有殼仔弦、大管弦、月琴、笛子等,稱為「四管」,武場則使用四寶、五子仔、乃咍喀仔三種打擊樂器。其中殼仔弦稱為頭手弦是樂隊的領奏;大管弦是「二手弦」;月琴則俗稱為「乞食琴仔」。五子仔是拍板的一種,以四塊木片串成,演奏時拍打手掌或大腿,用以打拍子控制節奏;四寶俗稱四塊仔,以四塊竹片製成,伴奏時雙手各握兩片,以握住手掌或晃動手腕使竹片互擊發出聲音。乃咍喀仔是由小鑼與木魚或龜殼組合而成,演奏時手執木魚下吊小鑼敲擊發聲。本地歌仔的伴奏樂器顯然引自當時台灣民間盛行的南管戲(七子班)和車鼓戲。歌仔戲使用鑼鼓鐃鈸則是在登上戲台之後。

本地歌仔的身段類似車鼓弄的動作,如三花的「閹雞行」、小旦的「展扇花」、「駛目箭」都與車鼓小戲相同。演出時旦角頭戴假髮穿著女裝,三花、老婆(彩旦)醜扮,以增加誇張笑果,其它角色皆不穿戲服且沒有妝扮。本地歌仔的表演出場時演員是以倒退背向式出台,再轉身亮相,演唱結束時以右腳踏地為訊號。

起初本地歌仔的表演都是在廟埕空地或隨著廟會遊行的隊伍沿街演出,這種表演型式俗稱「落地掃」或「土腳趖」。演出的戲碼最早是《陳三五娘》和《山伯英台》,後來又有《呂蒙正》、《什細記》和《臭頭阿祿娶親》,本地歌仔的劇目總計不過五齣。

本地歌仔的演員全為男性,且均屬業餘(子弟)性質,早期在宜蘭地區有許多民眾組成的「歌仔班」,他們聘請戲先生教導本地歌仔,在閒暇之餘以「滾歌仔」作為休閒娛樂。至今在宜蘭公園和羅東公園仍有老人們演唱本地歌仔,而在廟會遶境、喪葬陣頭中,也仍可見到這種業餘的歌仔陣沿街表演。

本地歌仔在蘭陽平原形成之後,由於表演型式自由、通俗,且唱腔、唸白都使用台語白話,因此迅速流傳風行各地。在發展過程中,本地歌仔吸收其它劇種的音樂曲調、身段、劇碼、後場樂器、道具佈景,並加上妝扮、穿著戲服登上戲台,逐漸形成大戲形式的「歌仔戲」,也成為最具台灣風格的本土劇種。

隨著時代演進和社會型態的變遷,本地歌仔已是瀕臨失傳的劇種。本地歌仔是歌仔戲的先軀,它是歌仔戲最原始、最古樸的表演型式。由本地歌仔的劇情可以反映當時台灣人民的價值觀,從本地歌仔的表演型式也可以呈顯歌仔戲的原始風貌及其發展的脈絡。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