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戲曲
彰化北管戲曲概況

依日治時期文獻所載,台灣當時民間傳統戲曲非常蓬勃,其中較重要之劇種有南管戲、九甲戲、亂彈戲、四平戲、本地歌仔、歌仔戲、法事戲、皮影戲、掌中戲及傀儡戲等。而南管戲曲是台灣最早流行的傳統戲曲,南管樂曲雖然精緻典雅、曲文優美,深受文人雅士喜愛,卻也因為曲高和寡,致使一般民眾難以吟詠,加上南管優雅、舒緩的音樂節奏,不符合民間廟會熱鬧需求,因此在清乾、嘉年間,花部亂彈傳入台灣後,「北管」迅速取代「南管」,成為台灣最流行的民間戲曲。台灣俗諺:「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即可了解北管亂彈戲曲深受觀眾歡迎的程度。北管亂彈自清代中葉傳入台灣,便成為台灣民間最盛行之傳統戲曲,多年來喧囂熱鬧的北管戲曲風靡台灣各地,無論廟會節令或婚喪喜慶,激烈喧騰的亂彈樂曲,成為台灣歷史舞台上最重要的背景音樂。

「北管」泛指早期傳入台灣,所有以官話(正音)演唱的各種聲腔。因此,北管戲曲的內容非常龐雜,凡是福佬語、客家語系以外的所有樂曲,均歸屬「北管」範疇,而其中最重要者即為「亂彈」。台灣民間所稱的「北管」多專指「亂彈」而言。清代李斗《揚州畫舫錄》記載:「兩淮鹽務例蓄花雅兩部以備大戲。雅部即崑山腔,花部為京腔、秦腔、弋陽腔、梆子腔、羅羅腔、二黃調統謂之亂彈。」意謂雅部專指崑曲,其它各種聲腔均歸納為花部,統稱為亂彈,是故北管戲曲本分花雅兩部,花部亂彈則有尊崇崑曲,貶抑其它樂曲之意。乾隆以降,通俗質樸的花部亂彈便盛行於民間。焦循《花部農譚》則言:「梨園尚吳音(即崑曲)」,然而「吳音繁縟,其曲雖極諧於律,而聽者使未看其文,無不茫然不知所謂。」而「花部者,其曲文俚質。」「雖婦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氣為之動蕩。」花部亂彈以其俚質通俗,廣受一般民眾之喜愛。台灣狹義的北管專指「亂彈」,而廣義的北管,其實是包括花部亂彈、雅部崑曲、四平腔和其它非福佬、非客家系統的各種音樂。

北管戲曲所使用的語言,一般稱為「官話」或「戲語」,為介於國、台語之間的特殊語言,因此對一般觀眾而言難以理解。北管戲曲的腳色,有上六大柱與下六大柱之分,上六大柱是指老生、小生、正旦、小旦、大花(淨)與三花(丑);下六大柱則有老旦、花旦、二花、公末、副生與副丑。而北管的發聲方法,分為粗口與細口兩類,小生與旦腳使用細口(假嗓),其餘腳色則使用粗口(本嗓)演唱。

北管音樂分西皮與福路兩大類,西皮屬皮黃系統,民間稱為「新路」;福路屬梆子系統,稱為「舊路」,是以傳入台灣之先後做區分。北管曲牌數量眾多,且各有不同用途,曲牌吹奏以嗩吶為主,俗稱「牌子」。北管樂器因地區、派系、規模而略有差異,一般分為文場(文平)和武場(武平)兩類樂器,文場為絲竹樂器,主要樂器有胡琴(椰胡或京胡)、三弦、嗩吶、噯仔、笛子等吹管和彈撥樂器;武場為打擊樂器,主要樂器有大銅鑼、單皮鼓、通鼓、梆子、手板、小鑼、響盞、鐃鈸等樂器。而除北管戲曲使用北管音樂外,早期台灣布袋戲、北部傀儡戲、道士音樂與歌仔戲的串場樂、曲調,亦多援用北管樂曲,可見當時北管是台灣民間最為普遍的傳統音樂。

北管戲曲因其熱鬧喧囂的音樂特質,適合廟會慶典、婚喪喜慶等場合,因此舉凡民間祭典、節慶,都以北管樂曲為主要音樂;而北管戲曲被認為神聖而隆重,與其說「官話」、演「扮仙戲」有必然關係,台灣民間演戲習俗,在正戲演出之前都必須先表演一段吉慶戲稱為「扮仙」,即屬於北管戲曲的一種,由演員扮演天界神仙,向神明祝壽並祈求賜福人間。因此,台灣的酬神演戲活動,無論任何劇種,在演出之前,一定要先表演一段北管扮仙戲,再演出正式戲碼。俗諺謂:「誤戲誤三牲」,意謂耽誤演戲即是耽誤祭典儀式,可見北管扮仙戲在廟會活動中的重要性。北管扮仙戲分成神仙戲與人間戲兩部分,神仙戲內容大都描述某神明壽誕,三仙、八仙、天官或各星君前往祝賀並賜福信徒的情節。人間戲則是演出人世間的吉祥故事,情節都是敘述歷史人物金榜題名、闔家團圓或功成名就、封官晉爵的內容。而北管扮仙戲之唱詞與台詞,亦均為吉祥語。北管扮仙戲的劇情與語言均代表著吉慶,腳色更是反映出人民對未來的期望。

北管團體可分為職業戲班和業餘社團兩種,職業劇團一般稱為「內行班」,演員以演戲為職業。依邱坤良《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記載老一輩藝人說法自1910年以降,彰化知名亂彈班有「王爺班」、「阿浮(飄)仔班」,鹿港則有「福興陞」及「鹿港班」,另有一班「陳大老班」是「王爺班」於1925年解散後由彰化一名富人「陳大老」頂下,其中以「王爺班」成立最早、維持的時間最久;而彰化地區在1928年的北管職業劇團名單中僅列「詠霓裳」及溪州的「全台興」兩班。業餘的北管社團一般稱為「子弟團」,成員來自社會各階層。北管全盛時期北管子弟軒社是台灣最普遍的民俗社團,北管子弟在閒暇之餘以「排場」演奏唱曲自娛,廟會時則「出陣」作為駕前樂隊,也會演出「子弟戲」為神明慶生。北管戲曲盛行時期不僅各地均有子弟社團,也因派系不同而發生嚴重的械鬥、對立事件,如宜蘭、基隆、花蓮、台北地區的西皮、福路之爭,以及台中、彰化地區的軒、園對抗等事件。

以彰化縣市曲館分佈情況來看,園派曲館分佈地區多集中於彰化縣北部,即埔心、溪湖、員林等地。而傳習的曲館先生又以彰化市南門梨春園與花壇中口庄大庭玉梨園最多。梨春園傳習範圍廣及彰化市、和美、伸港、鹿港、花壇、秀水及台中一帶;玉梨園則遍及芬園、大村、埔心、秀水、花壇、溪湖等地。而彰化縣軒派可分為彰化集樂軒系統、花壇白沙坑軒派系統、田中沙崙派及鹿港玉如意系統。其中以彰化集樂軒系統分布最北,花壇白沙坑軒派範圍包括彰化縣中部各鄉鎮,田中沙崙派則集中於彰南部各鄉鎮,鹿港玉如意系統則廣及鹿港南端至福興、永靖社頭以南鄉鎮。依林美容《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及《彰化縣曲館與武館》,曲館介紹大致可歸納出中部地區曲館大多是由彰化集樂軒、梨春園曲館先生傳授技藝。軒園兩派均屬北管,所拜的祖師爺也都是西秦王爺,從清朝時期一直到戰後北管戲曲館興盛時期,軒園之間拼館的情形相當嚴重。拼館主要是比技藝,一方唱出曲目或戲齣,另一方也要推出不同的曲目或戲齣,劇碼多的就是贏家;另一方面拼館也是在比面子、比聲勢,兩方相拼時,在同一地點,各搭起一個台子,相向對演,看那一方的觀眾多,那一邊就贏。

台灣亂彈戲曲之發展,最初可能是在彰化平原地區。依林美容《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及《彰化縣曲館與武館》書中之曲館統計,彰化地區北管曲館,除彰化市梨春園、彰化市祖廟仔和樂軒及彰化市西勢仔梨芳園成立時間為嘉慶、道光時期外,其他大都成立於日治時期,如和美茂盛厝新義軒、彰化市磚仔窯同樂軒、秀水下崙安樂軒、員林萬年福興軒等。成立曲館的原因多是為因應迎神廟會時湊熱鬧,也是當地庄民休閒的娛樂方式,但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民眾無閒暇參加曲館活動,加上各種娛樂視聽媒體的流行,北管傳統子弟組織的型態已無法再適應現代社會,造成北管團體逐漸沒落。

彰化市的北管曲館密度居各鄉鎮之冠且最為集中。彰化市南門梨春園、東門集樂軒、北門繹如齋與西門月華閣並稱古時彰化城「城內四大館」,分別擔任南瑤宮老大媽、老二媽、聖三媽及老四媽的輿前子弟,每逢廟會慶典出陣時(最常在農曆九月初九至十一日三天),均競相較勁,其中尤以「梨春園」與「集樂軒」最為激烈。而今,此四大館尚有固定集會與持續曲館活動的,僅剩梨春園、集樂軒兩館。

彰化北管子弟社團「梨春園」歷史悠久,建館於嘉慶16年(1811),為現存最古老的北管子弟社團,曾至台中教導新春園及新樂園,是彰化南瑤宮老大媽的駕前曲館,一般俗稱「大媽館」,雖歷經時空之遞進與人事變遷,不少文物均已散佚,但目前仍保留部分古老牌匾與泛黃的戲曲抄本。彰化地區每逢慶典、廟會或表演活動常可見梨春園子弟的演出,因此梨春園在彰化北管樂曲的發展歷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2009年梨春園被文建會「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資產,同時執行北管戲曲傳承計劃,繼續為北管曲藝傳承薪火。彰化俗諺:「有理沒理,相邀到『大媽館』評理。」足可證明「梨春園」已成為當地民眾心中最具公信力的館閣。

集樂軒創始者為楊應求先生,相傳自大陸唐山渡海來台,將北管戲曲帶到彰化地區,先創設梨春園,再設東門集樂軒,之後再創西門繹如齋,最後去口庄成立月華閣。集樂軒為南瑤宮老二媽出巡的轎前曲館。曲館內保存完好的彩旗。集樂軒曾經出過多位技藝優秀的「子弟先生」在彰化、台中一帶教館,對於中部一帶的曲館有相當的影響力。

西勢仔梨芳園創立於清道光13年(1833),位於彰化西勢里社區的聖安宮(西勢仔庄廟)內,聖安宮主神為西秦王爺,亦奉祀老六媽。目前館員固定每週一、三、五聚會練習,成員年齡層分佈老中青三代。館閣與西勢社區互動積極,並設立北管研習班,吸收年輕學員學習北管「細曲」(又稱幼曲,北管的絲竹樂,即以絲竹樂隊伴奏,與絃譜穿插演出,為具藝術性的歌樂曲目)。北管細曲在台灣僅存於少數幾間具歷史的北管館閣中,梨芳園藉此傳習以挽救北管絲竹樂失傳的危機,極盡心力以傳承北管戲曲。

鑑於南北管戲曲為彰化縣重要的傳統藝術資產,彰化縣文化局為提倡傳統音樂,培植民眾對本土音樂的認知與關懷,於2000年12月成立「北管實驗樂團」,透過北管實驗樂團宣揚北管音樂戲曲並辦理全國北管館閣、校園巡迴推廣的交流演出,藉此傳承北管音樂戲曲及培育新生代人才。

彰化地區除上述幾團之外,尚有成樂軒、慶樂軒、明樂軒、鳳儀園、鳳鳴園、彩鳳庵、清風園、清樂軒、黎明里惠天宮北管陣、竹雅軒等北管團體,雖不若梨春園或集樂軒般出名,但也是地方上持續傳承傳統北管音樂的重要社團。彰化地區是保存南北管音樂戲曲最完整的縣市,其傳統戲曲藝術從清代傳唱迄今,不管是北管樂、南管樂、布袋戲、歌仔戲、亂彈戲、高甲戲、梨園戲,甚且新劇都曾在彰化這塊土地上盛極一時。

台灣傳統戲曲是結合藝術與民間信仰的產物,與所屬時代、社會有交互影響的關係,更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但也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各種視聽媒體日新月異,多樣的休閒娛樂選擇、民眾的興趣與娛樂方式改變,再加上北管戲曲本身的語言限制、演員後繼無人等因素,致使傳統戲曲面臨發展及傳承的困境。而目前北管子弟社團活動已越來越少,僅在廟會遶境和喪葬場合才會出陣表演,能演出北管子弟戲的社團逐漸凋零,曾經鑼鼓喧天風行全國的北管戲曲現正面臨失傳的危機。正因如此,彰化地區的北管團體,在這社會型態變遷及時代潮流遞衍中積極推廣北管音樂戲曲,期待喚起社會大眾對傳統戲曲的重視與喜愛。

 

〔本文刊於《彰化藝文》第45期,彰化縣文化局出版〕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