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
從武松打虎到救虎-評紙風車劇團《武松打虎》

在《水滸傳》書中,景陽崗上的老虎因為吃人被武松打死。當時武松打虎是為民除害,因此成為民眾所崇拜的英雄。時至今日,老虎已被列為保育類動物,打虎、殺虎將觸犯「動物保育法」,武松打虎非但不會變成英雄反而會被起訴,於是紙風車劇團就順應時代潮流,將「武松打虎」改編為「武松救虎」。

人類總是習慣以自己的觀點作為價值判斷的標準,由於老虎會吃人危害人類,因此「引人」非議,但如站在老虎的立場,老虎本來就是肉食性動物,人類只是老虎食物的一種,我們不能要求老虎吃素,人類闖入老虎的勢立範圍,當然就會成為老虎的美食佳餚。在紙風車劇團《武松打虎》劇情中,將老虎塑為善良、悲慘的角色雖然有違常理,但揆其原意只是在強調人與動物和平共處、人類應保護動物的理念。

劇情的改變其實也反映民眾觀念的轉變,以往台灣人迷信老虎的滋補,無論虎肉、虎血、虎骨、虎鞭、虎膠都被視為食補聖品,由於人類的無知與自私,造成老虎生存的危機。武松救虎或許是對台灣「吃虎」文化的歉疚與補償。

符合時代潮流掌握社會脈動無疑是對戲曲藝術生存的主要關鍵,傳統戲曲由於不能適應時勢、自我調整而瀕臨滅絕,我們不能強迫現代觀眾回歸古代,試想新新人類怎能接受傳統觀念「君要臣死臣不可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可不亡」、「烈女從一而終」、「父權夫權至上」等封建思想?因此表演藝術不能適應社會的變遷,終將被時代的潮流所淹沒。

紙風車劇團是以兒童戲劇為主的劇團,自一九九二年成立至今,紙風車始終堅持「迎風向前走」的精神,致力於兒童戲劇的創作與表演。在台灣惡質的文化生態中,紙風車沒有淪為空頭劇團、一人劇團、反而愈走愈穩愈戰愈勇。

《武松打虎》對我這種缺乏好奇心的中古男人而言其實並沒有吸引力,劇情簡單、內涵不足,就戲劇結構而言簡直是乏善可陳,但是當我看到全場兒童觀眾,又跳又叫又笑的時候(叫的最恐怖的就是我女兒),我可以確定就兒童劇而言,《武松打虎》是一齣成功的劇作。

《武》劇最成功之處在於劇情完全掌握兒童心理,誠然兒童注意力不易集中、專注力不易持久,設若表演內容不能吸引觀眾,台下就會出現兒童哭鬧、喧嚷、走動的混亂場面,畢竟兒童不會作假也不會掩飾,完全憑直覺反應好惡。劇中紙風車不斷製造緊張、高潮,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使全場充滿緊張、歡樂氣息。

紙風車除了抓得住兒童觀眾之外,演出過程中與觀眾也有充分的互動,演員經由劇情發展帶動觀眾共同參與演出,從未見過這樣忙碌的觀眾,除觀賞演出之外,還得配合劇情回答問題、手舞足蹈做動作,使台上、台下都成為表演區,而觀眾則隨著劇情任演員擺佈,毫無抗拒的能力,紙風車完全控制觀眾的行為。

就成人的思考邏輯而言,《武》劇顯然是荒謬的,比如老虎通曉人類語言、老虎不會吃人等不合理的劇情,但就兒童劇的觀點,情節的不合理卻是必要的,在劇中人們原本畏懼憎恨老虎,到最後人們變成憐憫、同情老虎的處境,紙風車成功地轉移觀眾對老虎的印象,加上老虎可愛的造型和悲慘的身世,觀眾的同情心被激發出來,於是人與老虎不再是對立、敵對的關係,而是聯成一氣成為朋友關係。

《武》劇中沒有英雄也沒有壞人,武松和他的伙伴其實是膽小如鼠的凡夫俗子,只因陰錯陽差不小心變成英雄,而武松成為英雄並非因為打虎,而是救老虎,這種結局具有灌輸兒童保護動物的觀念,將保育觀念透過戲劇潛移默化其實是最具深刻有效的方式。

為了符合傳統戲劇「合歌舞演故事」的屬性,紙風車《武》劇音樂全是創新編曲,其實既是傳統戲劇可以不必重新創作曲調,若能運用民間歌謠、童謠、唸謠,不但效果更好,且能讓兒童觀眾欣賞民間歌謠、小調,就「兒童傳統戲劇節」而言更具有意義。

綜觀紙風車的《武松打虎》,除生動、有趣之外,教育兒童愛護動物、保護動物其實是全劇最重要的理念,將這樣的觀念,透過兒童能夠接受的方式呈現,無疑的是與兒童溝通最佳途徑,如果能夠在傳統表演型態及音樂曲調上加以配合,則更能符合傳統戲劇的特色。

 

〔本文刊於自由時報 1999 年 6 月 18 日第 39 版〕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