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
以歌仔戲弘揚佛法-河洛《梁皇寶懺》

佛教東傳以來就常與民間藝術結合,藉由美術、音樂、戲劇、舞蹈弘揚教義,吸收信徒。由於佛經翻譯自梵文,文辭艱深,直譯名詞眾多,且佛法深奧,普羅大眾不易理解,因此援用通俗的民間藝術,闡揚經懺大義,讓一般信眾得以親近佛法,無疑是最便捷的宣教方式。

自南朝以降,佛教就以說唱、戲劇表演佛經的故事,諸如唐代的「變文」就是「變佛經為俗講」之意;明清時代的「寶卷」大多演唱佛教故事,而民間喪葬禮俗的「目蓮戲」,即表演《目蓮救母》之劇情。

台灣歌仔戲亦常以神佛傳奇為題材,如《觀世音傳》、《觀音收大鵬》、《紅孩兒》、《沈香打洞》(寶蓮燈)等劇,其它與八仙、玄天上帝、媽祖、陳靖姑、哪吒相關之劇情,更是不可勝數。這類宗教劇除了表現神佛神威顯赫外,也有宣揚教義、勸世教化之功能,揭示「人在作天在看」的社會價值觀。

梁武帝是佛教發展史上重要的宣教者,他篤信佛教,謹守戒律,廣建佛寺宣揚佛法,更以皇帝之尊三度出家。對佛教的推廣發揮莫大的影響力。

河洛歌子戲團二○○七年度大戲《梁皇寶懺》,乃改編梁武帝編撰《梁皇寶懺》之佛教典故。河洛改變宮廷大戲歷史演義之風格,以佛教故事為主題,河洛將要如何轉化宗教信仰為戲劇情節,擺脫「傳教」、「說法」的限制;如何在經典的神聖性與歌仔戲的世俗性之間取得平衡,甚至如何將佛教音樂融入歌仔戲曲調之中,都是值得期待的。

《梁》劇製作群堅強,主要演員都是歌仔戲界優秀藝人,如王金櫻、小咪、呂雪鳳、石惠君、呂瓊?、久登等皆為資深演員,舞台經驗豐富,唱作俱佳。陳禹安、王台玲則是歌仔戲科班出身之新秀,其演出精采可期。

在政治動盪、社會道德觀崩離,人心浮躁,一切以政治掛帥、金錢考量的台灣社會,《梁皇寶懺》或許能喚醒奸商、貪官被蒙蔽的良知,撫慰民眾受創、失望之心靈,揭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的普世價值觀。

 

〔本文刊於河洛歌子戲團《梁皇寶懺》節目冊〕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