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俗語篇
宜蘭俗語初探─宜蘭的民間戲曲

【宜蘭的民間戲曲】

自嘉慶以來宜蘭的民間戲曲就非常膨勃,歌仔戲發源於此,北管戲曲盛行於斯,北子弟社團西皮、福路之爭也肇始於宜蘭,本地歌仔和傀儡戲也僅保存於當地。至今宜蘭仍是台灣傳統戲曲的重鎮,因此關於戲劇的俗語也相當多。

<有應公做戲寒死鬼 三堵做戲淹大水> 
三堵(今併入冬山鄉武淵村)演戲酬神時,經常遇上冬山河氾濫成災,而有應公廟(祀無主孤魂)在年底祭祀演戲時,由於氣候寒冷,這些孤魂野鬼也被凍的受不了。

<破布鳥 二萬五 紅柴林 瓊腳步 見做戲 見落雨> 
破布鳥、二萬五(今萬富村)、紅柴林(今貴林村)、瓊腳步均為三星鄉境內之舊地名。三星鄉靠山區多雨,這些地方每次演戲總會碰到下雨,故言「見做戲見落雨」。

<錯在文登仙> 
文登仙,即簡文登或謂林文登,據說他是蘭陽地區第一位傳授北管戲曲的教戲先生(戲先生)。後來,子弟軒社每有曲藝方面的爭執,就推說這是簡文登所傳授的,錯不在己。民間稱專業人士為「仙」或「師」,如算命仙、歌仔仙或土水師、裁縫師等。「錯在文登仙」則有推諉過失之意。

<誤戲誤三牲> 
遇有神誕廟會,必要「扮仙」才算正式和隆重,假如因為聯絡失誤,戲班未能前來演出,等於耽誤了整個祭典儀式,故言「誤戲誤三牲」。如有發生耽誤廟會演戲情況,要將班長(戲班與廟方的仲介者,今稱為經紀人)綁在戲台棚柱上,以示懲罰。(資料來源/莊進才)

<大花滿天挲 小花摸卵葩> 
形容淨腳(大花臉)出場時手勢誇張滿天飛;丑角出場時則將雙手放在褲襠,就好像在摸睪丸一樣。

<老生驚中箭 小旦驚肖戲> 
飾演老生最怕表演中箭的劇情,因為動作激烈、身段繁複之故。而飾演小旦則最怕演出笑鬧劇,因為與劇中身份不合,最難表現。

<棚頂婿 棚腳鬼> 
演員上台經過妝扮都非常美麗,下台卸妝之後則變得像鬼一樣難看。

<戲若做無路 就用神仙渡> 
傳統戲劇中,正派角色如蒙受急難或遭遇無法突破的困境時,經常會出現神仙或鬼魂來搭救,以化解危機並連接劇情。這類神仙通常是太白金星、土地工、觀世音菩薩等神祇。台灣戲劇界也有「戲不夠,仙來湊」的諺語。

<肖戲沒大簿> 
大簿是指劇本,意謂以丑角為主的笑鬧劇不需要按劇本演出,就可以任意編改劇情。

<講到吃像武松打虎 講到做像桃花過渡> 
形容人的好逸惡勞、好吃懶做,類似的諺語有「講到吃爭頭甲叩瓦,講到做相台甲相告」。

<看戲看到扛戲籠 開查某開到去當番> 
比喻沉迷至深。愛看戲的戲迷竟然愛到去幫戲班扛戲箱;愛玩女人的嫖客竟然熟悉到去充當皮條客,可見其對事情之沉迷。「當番」是指值班拉客。

<飲冷酒 吃靚飯 看暝尾戲 仙算嘛勿會 合> 
表示喝冰冷的酒、吃隔餐的食物和觀賞連夜演出的戲劇,都有傷身體,因此是划不來的事。

<年蕭 月品 萬世絃> 
說明學習各種樂器的難易程度。學吹蕭只要一年時間;學笛子(品仔)只需要一個月;學拉胡琴(弦仔)則可能要耗費一輩子才能學成。

<來沒走 去沒留> 
戲班規矩,除非劇團解散,否則不可任意辭退駐班的演員,這是對藝人工作權利的保障。去沒留表示團員有更好的發展而欲跳槽時,不可強留。

<來當收 去不留> 
別的戲班演員要來充當臨時演員賺取外快時,團主不可拒絕,而當他們所屬的劇團有戲時則不可慰留,應讓他們回到所屬劇團演出,這是民間劇團之間的默契。

<子弟一興 洋服褲穿顛倒反> 
據說羅東福蘭社社長陳振光先生(陳輝煌之子,陳進東之父)曾經贈送福蘭社子弟每人一件西裝褲,當時西裝褲非常稀少,有子弟穿錯面還誇讚道:外國人真周到,連放屎都要開褲孔。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