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統戲曲
台灣傳統戲曲發展的困境

【前言】

台灣傳統戲曲大致可分為大戲、歌舞小戲和偶戲三大類。大戲包括南管戲、九甲戲、亂彈戲、四平戲、歌仔戲、客家戲、京劇……等;歌舞小戲包括車鼓弄、牛?陣、桃花過渡、打七響、牽亡歌陣、三腳採茶戲……等;偶戲則有傀儡戲、皮影戲和布袋戲。傳統戲曲除歌仔戲外,多數隨大陸移民流傳來台,逐漸發展成具有台灣特色的本土劇種。傳統戲曲表演形式有落地掃、野台、內台、唱片、廣播電台、電影、電視等多種型態,其中以野台為最主要的表演型態,故本文論述內容,主要以野台演出為重點。

台灣的傳統戲曲向與宗教密切結合,而非純粹表演藝術,演出主要目的是酬神兼具娛樂功能,在台灣民間廟會祭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是傳統社會民眾生活中重要的娛樂項目。然而,數百年來歷經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因素的變遷和衝擊,在台灣歷史時空中曾經各領風騷、盛極一時的傳統戲曲,目前許多劇種已經消失,而現存傳統戲曲也面臨諸多內、外在困境,本文茲就此一課題提出論述,列舉台灣傳統戲曲發展的困境,並嘗試提出因應之道,希冀提供傳統戲曲界參考,共同謀求保存、發揚傳統戲曲的方法。

【劇種本身內在問題】

舉凡各種文學、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其發展都會因時代的變遷,自然而然地產生瓶頸和問題,台灣傳統戲曲也不例外,其內在困境包括(一)戲曲語言唱腔的隔閡難解;(二)演員及樂師斷層,缺乏導演和舞台技術人材;(三)缺乏優良劇本;(四)戲曲藝術性低落;(五)劇團間的惡性競爭等主觀問題,導致傳統戲曲在藝術傳承、劇團營運等方面遭受嚴重衝擊。

(一)戲曲語言唱腔的隔閡難解

觀眾是決定戲曲存在最重要的因素,沒有觀眾戲曲就會消失;假使觀眾無法理解某一種戲曲中的口白、台詞,形成「鴨子聽雷」的情形,則無法欣賞戲曲藝術。傳統戲曲語言唱腔的隔閡,是導致戲曲發展的嚴重障礙,台灣傳統戲曲之中,北管採用官話,南管使用泉州土腔,京劇運用京韻白,而現代民眾大多聽不懂泉州腔、官話和京韻白,無法瞭解戲曲演出內容,根本無法欣賞傳統戲曲之美。聽不懂台詞與唱詞,看不懂戲劇情節,傳統戲曲將如何保存、推廣?

在政府推行國語政策之下,許多年輕人聽不懂母語。人類學家認為「語言就是文化」,現代語言學家 E.H.Lenneberg 則指出:「語言是文化學習和先天本能的結晶」。當原住民語言消失,原住民歌舞也隨之失傳;當客家人不會講客家話,客家文化就面臨傳承的危機。聽不懂母語使傳統戲曲和現代年輕觀眾無法溝通,不能瞭解戲曲語言唱腔,於是缺乏觀賞的動機,聽不懂台語就不會觀看歌仔戲演出,在惡性循環之下,傳統戲曲難以培養年輕的觀眾群,語言唱腔的隔閡,成為推廣戲曲的一大障礙。

(二)演員及樂師斷層,缺乏導演和舞台技術人材

傳統戲曲面臨的困境是演員、樂師的斷層,且缺乏導演和舞台技術人員。不論南管戲、北管戲、歌仔戲、客家戲、歌舞小戲、布袋戲、傀儡戲、皮影戲,演員年齡層都已普遍老化,且都面臨後繼無人的困境;其次,各劇種也都缺乏後場樂師,劇團間常需互相借調樂師方能演出。假以時日,當年長的演員、樂師陸續凋零之後,傳統戲曲也將隨之走入歷史;而且普遍來講,新一代演員處於多元學習的社會,演藝素質很難與童伶出身或自幼長於戲班家族,功底深厚的藝師並駕齊驅,演員和樂師人材斷層已是不爭的事實。

台灣傳統社會價值觀向來看不起演員,傳統戲曲演藝人員社會地位低落,所謂:「戲無情,賊無義,契兄沒志氣」、「做戲查某若有情,公嬤就沒靈」,且民間俗稱演員為「做戲仔」便是輕視之意。昔日很多演員來自貧困家庭,所謂:「父母無聲勢,送子去做戲」,由於家庭經濟無法負擔,才不得已送子女去學戲。現今一般家庭生育不多,對孩子都非常寵愛,家長普遍期望子女進入高級學府就讀,畢業後可謀求較好的職業;即使家庭經濟不富裕,也寧可送兒女學習其他各種技藝,而不願讓孩子去學戲當演員。傳統社會戲劇演員來自童伶、家族的管道已滯礙難行,而學校教育也未必能夠有效培養新進演員,戲劇科班學生大多缺乏「做活戲」的能力,無法適應野台演出;另一方面,雖然設立京劇、豫劇、歌仔戲科系,但由於出路狹窄,學生畢業後也未必投入演藝工作,導致各劇種均呈現演員、樂師人材不足之情形。

傳統戲曲界普遍缺乏專業導演,且基於成本的考量,大多是由劇團資深演員兼任導演,僅有少數劇團有能力聘請導演,甚至也有劇團是聘雇大陸導演擔任指導工作,可見台灣嚴重欠缺導演人材。傳統戲曲只有在室內劇場或重要的文化場演出,才會有所謂的舞台設計,但目前舞台佈景、燈光、音響……等專業技術人員,通常是臨時聘雇,採按件計酬方式,人材十分缺乏。以舞台佈景為例,現在各劇種大型公演幾乎都向「景翔布景設計公司」租借佈景;而燈光、音響、舞台設計等技術人員,也大多從現代劇場借將,傳統劇團沒有能力自撐大局。由上可知,現今台灣傳統戲曲界不但前場演員不足,也沒有積極培養後場樂師、導演及各項舞台技術人員,嚴重面臨了人材斷層困境。

(三)缺乏優良劇本

傳統戲曲本來沒有使用劇本,由於演員泰半不識字,因此僅在演出前由戲先生講述劇情大綱,就讓演員臨場發揮,以「做活戲」的方式表演。然而,現今演員雖然接受教育,卻失去演活戲的能力,必須依賴劇本,無法做即興演出。

對現代觀眾而言,臨場發揮見招拆招的傳統劇情已無法滿足觀眾需求;許多傳統劇本內容充斥愚忠愚孝的封建觀念,或荒誕不經的玄奇情節,也難為現代觀眾所接受。誠然,好戲需要有好劇本,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演員身段作表功夫扎實,演技精湛,唱腔優美,但沒有好的劇本也難以發揮得淋漓盡致,可見劇本的重要性。

編寫傳統戲曲必須具有深厚的漢學基礎,才能創作具有韻味,詞句優美的唱詞;編劇必須瞭解劇情所需要的曲調唱腔,且須熟悉歷代王侯將相文人雅士之故事,才不至於將歷史典故張冠李戴;新編劇本則須具有選擇題材的獨到眼光,敘述方式也必須新穎,才能符合現代觀眾口味,表現戲劇趣味,創造戲劇人物的生命。然而,台灣各劇種常演題材大多以舊有劇目或改編傳統故事為主,近年來雖某些劇種部份劇團採用新編劇本,但整體來講新編劇目的數量仍然佔少數,絕大多數野台戲依然不使用劇本,仍舊表演那些令現代觀眾難以接受的戲碼。

由於未積極培養傳統戲曲編劇人材,缺乏優良劇本,不論歌仔戲、京劇、豫劇……都有改編大陸創作劇本,或聘請大陸劇作家編寫劇本的情況。例如「河洛歌子戲團」的《曲判記》、《天鵝宴》、《秋風辭》、《十五貫》,「蘭陽戲劇團」的《錯配姻緣》、《吉人天相》都是購買大陸劇本或改編大陸劇種劇本;京劇團、豫劇隊也有引用大陸劇本的情況,此種外借方式雖能解決一時問題,終非長久之計。

一九七○年代至一九八○年代初期,「教育部」、「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及「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曾與「台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共同出版傳統戲曲劇本,但編劇者卻是以國語寫作,亦未標示曲調,不符合民間演出需求。一九九○年代「教育部」展開重要民族藝師劇本的整理,陸續出版李天祿布袋戲劇本,以及張德成皮影戲劇本。一九九五年「文化建設基金管理委員會」也透過蒐集方式,整理出版《歌仔戲劇本整理計劃報告書》,但多為舊劇目,新編者少。此外,近年「教育部」並舉辦文藝創作獎,甄選歌仔戲劇本,但成效不彰;二○○三年「高雄縣政府文化局」也舉辦優良劇本創作甄選。然而,整體來講,許多傳統戲曲內容仍然隨著藝師的逝世而消失,未能妥善蒐集整理;劇本創作獎也不夠普及,既有獲獎劇本也未能普遍為劇團所採用,劇本創作獎有待積極推動與落實。

(四)戲曲藝術性低落

傳統戲曲演出型態幾經變遷,目前仍以野台演出為主,大多數野台劇團限於成本考量,演出前沒有排練,容易流於任意拼湊,時代、人物常發生倒置現象,劇情結構鬆散,藝術性低落;演出古代劇碼卻經常出現演唱日本、國語及台語流行歌曲,根本不符合劇情時代,也失去傳統戲曲的藝術價值。野台布袋戲則播放錄音帶,演師完全不需要現場唸白演唱;由於人手不足,甚至直接將戲偶置於木架上,僅隨錄音帶做動作,如此演出既不講求五音分明,也沒有精湛的操偶技巧,表演藝術性低落。傀儡戲充滿神秘色彩,大多用於除煞禳災科儀,且每當演出時,民眾避之猶恐不及,遑論欣賞其表演藝術。皮影戲則受限於表演時間(夜晚)及戲偶的靈活性,亦無法吸引觀眾青睞。

此外,限於成本考量,大多數野台劇團之佈景、燈光及音響都十分簡陋,通常一幕到底,燈光缺乏變化,僅有簡單的音樂伴奏;而且擴音器設備不良,破壞演員唱腔,且演員手持麥克風,影響其身段作表。由上可知,不論從劇本內容、演員唱腔唸白、身段作表、操戲技巧,或是舞台佈景、音樂伴奏、燈光……等方面來評量傳統戲曲,都可看出現今戲曲藝術性低落的現象。

(五)劇團間的惡性競爭

台灣自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至今,由於經濟不景氣,不但商業劇場演出售票情況不良,就連廟會野台演出機會也大大減少,即使廟方或請主聘請劇團演出,戲金也盡量壓低。各劇團為了爭取演出機會,於是採取削價競爭方式來取得「戲路」,如此一來劇團為了降低演出成本,只好縮減演員及後場樂師人數,原本就簡陋的舞台佈景、道具和服飾更加簡化,僅以簡單的後場伴奏和單調的燈光來應付演出。沒有舞台、燈光設計,也沒有編曲、音樂設計,一切都因陋就簡,當然降低了戲劇的品質。

以往廟會酬神戲經常連演數月,也常出現幾個劇團同時演出「拼台」的熱烈情況。如今許多廟宇以公開競標的方式來聘請劇團,由各劇團競標,結果通常是由戲金最低的劇團標得演出機會。由於係採競標方式,劇團為了得標,不得不盡量壓低戲金,甚至放棄戲金,而以扮仙禮、賞金來彌補戲金收入,且廟方經常從中抽取佣金,劇團的營運收入大受影響。如同建築業一樣,成本不足只好偷工減料,劇團演出成本降低,演出品質自然低落。一些講究演藝品質的劇團,由於成本較高,無法與廉價劇團抗衡,因而失去許多演出機會。在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競爭之下,優秀的劇團僅能於少數文化場爭取演出機會,由於僧多粥少,其演出機會不足,無法維持正常營運。如此一來整個傳統戲曲只有持續走下坡,讓演藝水準低落的野台演出充斥在民間。

由上述說明可知,傳統戲曲產生語言唱腔隔閡的問題,演員、樂師斷層,缺乏導演和舞台技術人材;同時也缺乏優良劇本,戲曲藝術性低落,再加上面臨劇團間的惡性競爭,使得劇團營運更加困難,種種內在條件的不足與困境,導致傳統戲曲無法順利發展。

【外在環境因素改變】

台灣在日本殖民政府及國民政府時期,傳統戲曲雖遭受官方與知識份子的壓抑,依然能夠在夾縫中生存下來,但至一九七○年代以降,台灣逐漸從傳統農業社會發展成工商業社會,近年來台灣社會休閒娛樂日漸增多,現已邁向高度電子科技時代,隨著社會型態的轉變,休閒方式、娛樂項目、生活空間……也隨之改變,以往盛行在農村社會的傳統戲曲必然受到嚴重衝擊。以下茲就(一)強勢的電子傳播媒體;(二)休閒娛樂的多元化;(三)觀眾的老化與流失;(四)廟埕廣場的消失;(五)戲路不足,演藝人員無以維生;(六)藝文資源分配不均;(七)環保意識的抬頭等諸多客觀限制,說明影響傳統戲曲發展的外在困境。

(一)強勢的電子傳播媒體

電影及廣播電台節目曾在台灣民間風靡一時,但當時各種演出型態兼容並蓄各放風采,對傳統戲曲影響不大,而電視的普及卻對傳統戲曲產生嚴重影響。一九六二年「台灣電視公司」開播,當時並非家家戶戶都有電視,衝擊尚小;一九六九年「中國電視公司」及一九七一年「中華電視公司」陸續成立,對野台、內台及電台演出產生嚴重影響。由於電視媒體無遠弗屆的傳播力,觀眾在家裡便可舒適地欣賞各種節目,不必忍受觀看野台演出的種種不便,也不必花錢購票進入戲院,比起廣播電台沒有畫面也來得精采,因此電視的興起迅即吸引大多數觀眾的喜愛。

雖然電視歌仔戲、電視布袋戲曾經風靡台灣社會,但傳統戲曲僅是電視節目的一環,電視公司為了符合觀眾需求,製作的節目種類相當多,舉凡社教、新聞報導、健康醫療、歌唱、綜藝節目、影集、連續劇……等等,應有盡有;近年來由於有線電視的開放,頻道多達近百台,各種科幻、靈異、新聞、卡通、綜藝、旅遊、飲食、電影、現代戲劇……等節目,種類更加多元。如此一來,傳統戲曲自然難以和諸多電視媒體相抗衡,就多樣性與方便性而言,電視媒體的確佔盡優勢,傳統戲曲根本無法與強勢的電子媒體相提並論。

(二)休閒娛樂的多元化

傳統農業社會缺乏娛樂,廟會活動酬神演劇成為民眾最普遍的休閒活動。數

十年來隨著台灣經濟條件的提昇,社會環境產生急遽轉變,近年來休閒娛樂項目不斷創新,不但活動場所增多,娛樂項目也日益多元。舉凡登山、打球、舞會、演唱會、逛街消費、團體聚餐、唱卡拉 OK 、看電視、看電影、觀賞錄影帶、上網……等等,五花八門的休閒娛樂項目,民眾可以做多重選擇,傳統戲曲演出未必是唯一的選擇。再加上傳統戲曲大多內容陳舊,戲曲藝術水準降低,無法獲得觀眾喜愛,在休閒娛樂多元化的衝擊之下,於吵雜的環境中觀看野台傳統戲曲不再是最佳的選擇,其娛樂功能也逐漸被新興休閒活動所取代。

(三)觀眾的老化與流失

目前台灣傳統戲曲已嚴重面臨觀眾年齡層老化問題,京劇、豫劇及大陸各省地方戲向以一九四九年前後來台的年長觀眾為主,而歌仔戲、布袋戲等劇種則以本省籍老年觀眾居多。當年老的觀眾群陸續凋零之後,若沒有培養足夠的年輕觀眾,不論演員如何賣力演出,演技如何精湛,傳統戲曲都無法持續流傳於現代社會。

觀眾群流失的原因,其一是學校教育沒有傳統藝術課程,未積極培養年輕觀眾,導致新生代普遍缺乏傳統戲曲欣賞能力。其二是文化價值觀的偏差,近年來雖布袋戲與歌仔戲等劇種藉由校園戲曲巡迴、研習的推動,吸引少數學生的欣賞與學習。然而在西化教育之下,大多數年輕觀眾的藝術價值觀仍然是「外國優於台灣」,認為西方藝術文化水準較高,台灣本土藝術文化都極為低劣,既不值得觀賞更不會投入學習;而且認為「現代勝於傳統」,覺得只有現代才是層次較高的藝術,傳統都是老舊的,沒有學習的價值。這種偏差的價值觀是台灣長期以來,學校教育課程及社會教育缺乏本土藝術課題所致,缺乏對傳統戲曲藝術的認識,自然無法產生興趣,沒有興趣當然不願意去欣賞傳統戲曲。如此惡性循環下去,便在不瞭解當中錯失互動機會,演員失去年長觀眾的支持,又無法吸引年輕一代觀眾的欣賞,其演藝失去動力,演藝精神與水準當然隨之下降。

(四)廟埕廣場的消失

在傳統社會中,廟埕廣場原本具有宗教信仰的基本功能,是各種劇團、民俗藝陣最主要的表演空間。此外,廟埕也是民眾休閒、聊天、交換訊息的公共場域,因此廟口是地方文化、教育、資訊、休閒娛樂中心。

台灣傳統戲曲最主要演出機會來自廟會活動,表演場地通常是在廟埕廣場。然而,隨著台灣人口不斷增加,許多人湧向都市就業,土地寸土寸金,除少數財力較為雄厚的廟宇擁有廣大的廟埕,能夠提供劇團演出場地之外,新建廟宇幾乎都沒有設置廟埕。另外,由於近年各地夜市、攤販的興起,許多廟宇為了增加收入,將廟埕出租提供攤販營業,也使得劇團失去演出場地。而能夠進入室內劇場演出的劇團仍佔少數,演出機會也不多,大多數劇團失去野台演出場地,又無法順利在室內劇場獲得演出機會,劇團營運更加困難。

現今各都會區的廟埕逐漸消失,演劇活動、民眾的聚會場所也隨之消失,廟口文化湮沒了,廟宇附帶的社會功能也喪失殆盡,而劇團的表演空間將建構在哪裡?這是劇團發展另一個嚴重的問題。

(五)戲路不足,演藝人員無以維生

傳統戲曲演員並沒有底薪,有演出才有收入,生活相當困苦,傳統戲曲演員兼差情況非常普遍,甚至一邊演戲一邊做手工,現今多數演員、樂師仍然必須四處兼職才能勉強糊口。傳統戲曲演出目的主要在於廟會酬神,隨著社會的變遷及遭受經濟不景氣的衝擊,廟方為減少開支,許多廟會活動以播放電影取代或是改變酬神方式;一般戲劇演出改成康樂晚會、卡拉 OK 演唱會;婚宴場合則邀請電子琴花車演唱流行歌曲。諸多演藝型態的加入,使得傳統戲曲劇團面臨更多競爭,戲路明顯不足,從事演藝工作難以維持生活。

(六)藝文資源分配不均

由於政治法統觀念所致,數十年來政府藝文資源分配不均,明顯偏重大陸劇種,而令台灣地方戲曲自生自滅。例如自「國民政府」播遷來台之後,許多軍中劇團流傳來台,先後成立「復興」、「陸光」、「海光」、「大鵬」、「明駝」等京劇隊,以及「飛馬豫劇隊」等公立劇隊。一九九五年三軍劇團解併,成立「國立國光劇團」,繼續傳承京劇和豫劇。另外,「國立台灣戲曲專科學校」除設有京劇科之外,還成立「國立台灣戲曲專科學校附設國劇團」,共同傳承京劇,並設立「碧湖劇場」對外推廣京劇,數十年來大陸劇種儼然成為台灣的「正統」劇種。反觀台灣本土劇種受到的待遇,實在不能與大陸劇種相提並論,迄一九九二年九月「宜蘭縣政府」成立「蘭陽戲劇團」,台灣才誕生第一個公立歌仔戲劇團,許多台灣傳統戲曲都淪為「附庸」,其傳承均未受到政府重視,例如四平戲、九甲戲……等劇種都已陸續消失,其他本土劇種也面臨各種傳承困境,較諸大陸劇種受到的照顧,明顯呈現政府藝文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近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陸續辦理的「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劃」,分為音樂、舞蹈、傳統戲曲及現代戲劇四組,按照演出團隊的年度表現加以甄選,給與演出補助,但僧多粥少,能夠受到補助的劇團大約僅有七十團左右。由於近年經濟不景氣,劇團演出機會減少,很多扶植團隊仰賴此筆經費維持營運,提供演員演出,或是聘請專職行政人員;且獲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扶植補助,不但能夠提昇劇團聲譽,亦能增加演出機會,因此扶植計劃幾乎成為攸關劇團生死存亡的重要關鍵。而每年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補助經費總額為一億多元,「國立國光劇團」則有 1.5 億元預算,而且公立劇團沒有觀眾票房壓力;相較之下,其他劇團則須競相爭取發展扶植補助經費,多數未能獲得補助的劇團,便只有自生自滅了。

(七)環保意識的抬頭

台灣傳統戲曲的演出主要係由廟會活動衍生而來,熱鬧喧囂的場面為單調的傳統農業社會帶來無比歡樂的氣氛。然而,隨著環保意識的高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透過立法程序,制定〈噪音管制法〉,民眾要求生活環境品質的觀念也普遍提昇。〈噪音管制法〉第六條,規定噪音管制區內之禁止行為,在噪音管制區內,不得從事某些妨害他人生活環境安寧之行為,其中第二項是禁止「於主管機關公告之時間、地區或場所從事神壇、廟會、婚喪等民俗活動」。此一條文與野台演出密切相關,戲曲演出噪音成為禁止之列,使得野台演出時段及地域受到限制,也間接波及劇團的演出機會。

此外,再檢視〈噪音管制標準〉,第三條條文是規定娛樂場所、營業場所噪音管制標準,除有音量的限制之外,日夜間時段也有所管制。日間指上午七時至夜間八時;鄉村夜間管制時段是晚上十時至翌日上午五時;都市夜間管制時段是晚上十一時,以迄翌日上午五時。傳統戲曲表演必須在晚間十時之前結束,否則將會違法受罰,而傳統戲曲的「暝尾戲」也不可能重現。此外,第五條條文是規定擴音設施噪音管制標準,管制時段鄉村是晚上十時至翌日上午五時,都市是晚上十一時,以迄翌日上午五時。因此,每逢廟會酬神表演總有許多民眾會到警察局或環保機關「報案」,要求取締傳統戲曲的表演,如此也限制了野台演出機會。追求安寧的生活環境本是現代人合理的需求,但如此一來對於面臨各項發展困境的傳統劇團,尤其是以廟會野台為最大演場的傳統劇團而言,又增添一層阻礙。

從上述說明可知,傳統戲曲在強勢電子傳播媒體、休閒娛樂多元化的衝擊之下,又面臨觀眾的老化與流失、廟埕廣場的消失,還有戲路不足,演藝人員難以維生、藝文資源分配不均,再加上環保意識抬頭等多項外在環境的限制,導致傳統戲曲的發展受到更多阻礙。

【結語】

台灣傳統戲曲由於種種內、外在衝擊,職業劇團四平戲、潮調布袋戲、七子戲和九甲戲都陸續消失;北管戲在「新美園北管劇團」王金鳳過世之後,僅存莊進才主持的「漢陽北管劇團」獨撐局面;歌舞小戲多以錄音帶取代現場演唱,表演素質低落;客家採茶戲不但混雜歌仔戲及北管戲及其他流行歌曲,戲曲藝術嚴重變質;傀儡戲也瀕臨滅絕,宜蘭地區「福龍軒傀儡劇團」許建勳、「新福軒傀儡戲團」林讚成相繼逝世,礁溪「協福軒傀儡戲團」和茄萣「新錦福」已歇業,現在僅存高雄縣阿蓮鄉「錦飛鳳傀儡戲劇團」尚有演出活動;皮影戲目前登記雖有五、六團,除「復興閣皮影戲劇團」之外,其他劇團演出機會都很少;布袋戲和歌仔戲老藝師也陸續凋零,雖野台劇團數量仍然不少,平均演出場次減少,演藝水準也逐年下降。

從上述各劇種現存劇團數量和演藝水準普遍低落的情形觀之,可應證前述傳統戲曲面臨內在、外在困境的嚴重性;有鑑於此,如何針對這些課題來加以改善,成為挽救傳統戲曲的當務之急。

內在主觀困境的因應之道如下:

(一)戲曲語言唱腔的隔閡難解

戲曲語言唱腔隔閡難解,南北管戲曲演出可藉由幻燈字幕使觀眾瞭解唱詞,歌仔戲、布袋戲和客家戲則必須藉由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進行母語教學並推廣戲曲,培養年輕觀眾戲曲欣賞能力。

(二)演員及樂師斷層,缺乏導演和舞台技術人材

演員及樂師斷層,缺乏導演和舞台技術人材,必須藉由戲曲學校教育培植新秀,並訓練學生演出「活戲」的能力,使其畢業後能夠順利獲得發展空間;傳統戲曲劇團普遍缺乏導演,劇團本身應該藉由演出逐漸自我培訓,並建立任用導演導戲的觀念,提供其發展空間,才能有效養成導演人材;至於舞台技術人材,除大型演出可聘請現代劇場人員做舞台、燈光、音響設計之外,傳統戲曲劇團本身也應培養專責團員擔任,以提昇平常演出品質。

(三)缺乏優秀劇本

缺乏優秀劇本,除可援用、改編不同劇種劇本之外,劇團也可改編傳統劇本,使不同劇團展現其演藝特色;另外,應繼續舉辦傳統戲曲劇本創作比賽,並鼓勵劇團從業人員積極創作,也可辦理編劇研習班,透過戲曲相關課程的訓練,冀能發掘傳統戲曲編劇人材,不必再仰賴大陸劇作。

(四)戲曲藝術性低落

戲曲藝術性低落的問題,需要劇團本身的自覺和改善表演品質,政府可針對劇團從業人員之專業需求,舉辦劇場、劇本及表演研習,灌輸現代劇場、表演概念和編劇方法,以及舞台佈景、燈光、音響……等技術,使傳統劇團具有現代劇場觀念,適應時代潮流。

(五)劇團間的惡性競爭

面對劇團間的惡性競爭,唯有靠劇團之間的默契協調相互支援,避免惡性競價,引導廟方培養「一分錢,一分貨」及「俗物無好貨」的觀念,才能減低此一惡性循環的傷害。

克服外在客觀困境之方法:

(一)強勢的電子媒體

面對此一問題,劇團必須提昇演藝水準、增強戲曲內容的吸引力,並積極藉由媒體來包裝、宣傳,無可否認電視仍是台灣最強勢的電子媒體,傳統戲曲如能善用它,方能減緩衝、化阻力為助力。

(二)休閒娛樂的多元化

因應休閒娛樂多元化之課題,除了需要戲曲藝術本身的改進,也可以製作發行錄影帶、 CD 、 VCD 、 DVD ,乃至使用網路積極拓展觀眾群,這些都是面對多元競爭的方法。

(三)觀眾的老化與流失

觀眾的老化與流失,老化的困境無法解決,流失仍有補救辦法。鼓勵年輕觀眾群的投入,可從學校教育著手,改造文化價值觀,在鄉土藝術課程中安排傳統戲曲欣賞、示範,培養學生欣賞傳統戲曲之能力;另外在社會教育方面,可舉辦傳統戲曲講座、影片欣賞,開發潛在觀眾群。

(四)廟埕廣場的消失

廟埕廣場的消失,必須尋求其他表演場地,除了各鄉鎮、社區公園等適當空地之外,也可吸取近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推動的閒置空間再利用方式,與民間社區合作,尋找在地閒置的場地,提供演出空間。

(五)戲路不足,演藝人員無以維生

造成戲路不足,演藝人員無以維生的問題,源自戲曲表演沒有吸引力,廟方的戲金考量、社區民眾的藝術觀、民眾的休閒取向……等因素。因此除劇團充實演出內容,提昇演藝水準之外,尚可賦予寺廟和文化機構傳承戲曲、發揚文化藝術的使命感,獎勵、補助廟方與文化單位聘請傳統劇團演出,鼓勵各大廟宇配合辦理傳統藝術展演,例如台北市「保安宮」舉辦保生文化祭,台南市「鹿耳門聖母廟」舉辦媽祖文化祭等活動,都可以增加劇團表演機會。

(六)藝文資源分配不均

藝文資源分配不均,基於公平、合理的要求,中央及地方文化單位在藝文補助方面,應該秉持客觀的原則,不要偏重單一劇種或劇團,期使各類傳統戲曲獲得均衡發展,讓更多的劇種存活下來。

(七)環保意識的抬頭

面對環保意識的抬頭,迫使野台演出時段縮減,尋找演出場地更加困難。由於追求安寧生活環境是現代人合理的要求,因此劇團必須自我調整,演出勿以大聲熱鬧取勝,而應提昇演藝品質,並期待政府及民間提供更多表演空間,才能使劇團獲得一個無虞的演出場地。

台灣傳統戲曲歷經政治、社會、文化、經濟……等變遷,內在主觀及外在環境都面臨衝擊,各劇種藝術傳承早已產生嚴重危機,解決困境必須藉由政府文化單位、演藝人員、專家學者、觀眾等社會各階層共同努力。而真正落實則須透過政府積極推行有效而得宜的藝文政策、劇團本身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做適度調整和努力、學校藝術教育的落實、社區藝術教育的推廣……等方法,才能改變民眾對於傳統戲曲的刻板觀念,讓台灣傳統戲曲在現代生活中生根,成為休閒生活的一部份;唯有培養足夠的欣賞人口,戲曲表演才有廣大而普遍的支持者,如此才能鼓勵更多從業人員的投入,戲曲才能擁有源源不絕的生命力,繼續在未來的台灣社會中生存下來。

 

【參考資料】

※書目

.葉子楓主編,《台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成立三十週年紀念特刊》,台中市:台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一九八三年十一月。

.陳國鈞著,《文化人類學》,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七七年七月,初版;一九九二年八月,三版。

.黃志農主持,左羊藝術工作坊彙編執行,《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獲獎個人團體基本資料彙編七十四年(第一屆) ~ 八十年(第七屆)》,台北市: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一九九二年十一月。

.《八十三年民族藝術薪傳獎》,台北市:教育部,一九九四年。

.林保堯主編,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策劃編輯,《布袋戲:李天祿藝師口述劇本集》(第一冊至第十冊)(教育部重要民族藝術傳藝計劃案劇本類彙整專輯 1-10 ),台北市:教育部,一九九五年四月三十日。

.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策劃編輯,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執行編輯,《皮影戲:張德成藝師家傳劇本集》(第一冊至第十五冊)(教育部重要民族藝術傳藝計畫案劇本類彙整專輯 11-25 ),台北市:教育部,一九九六年五月十日。

.呂福祿口述,徐亞湘編著,《長嘯:舞台福祿》(台灣閱覽室 10 ),台北縣蘆洲市: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二○○一年五月,初版。

.黃英雄著,《羅漢腳仔》(黃英雄歌仔戲劇本集 1 ),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二○○二年七月,初版。

※報告書

.尹建中編,《民間傳統研究書目與人材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專刊第十四種;第七年度中國民間傳統技藝與藝能調查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一九八九年七月。

※單篇論文

.林茂賢,〈歷歷滄傷不見桑--政治及社會變遷下的台灣傳統戲劇〉,《表演藝術》,第三十三期,台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一九九五年七月。

.林茂賢,〈現今歌仔戲所面臨的課題〉,《台灣戲專學刊》,第六期,台北市:國立台灣戲曲專科學校出版委員會,二○○三年三月。

.偶樹瓊,〈「碧湖劇場」京劇傳播功能之研究〉,《台灣戲專學刊》,第七期,台北市:國立台灣戲曲專科學校出版委員會,二○○三年七月。

※報紙文章

.林茂賢,〈國家扶植團隊徵選辦法省思〉,《自由時報》,第四○版,台北市:自由時報社,二○○一年八月二十二日。

.林茂賢,〈針對需求扶植演藝團隊〉,《自由時報》,第四○版,台北市:自由時報社,二○○二年十二月四日。

.林茂賢,〈解決歌仔戲劇本荒的問題〉,《自由時報》,第四○版,台北市:自由時報社,二○○三年一月一月。

※新聞報導

.黃慶安報導,〈文化祭慶保安宮新生〉,《民生報》, B7 版,台北市:民生報社,二○○三年三月二十一日。

※網站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氣品質保護與噪音管制處」網站( http://w3.epa.gov.tw/epalaw/index.htm ),〈噪音管制法〉。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氣品質保護與噪音管制處」網站( http://w3.epa.gov.tw/epalaw/index.htm ),〈噪音管制標準〉。

test